新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修仙时代 > 中国昆虫文化 彩万志

中国昆虫文化 彩万志(2/8)

上一页修仙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灾,特别是老先生。在古代有很多蝗灾的记载,比如在《旧唐书》当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就是“唐贞元元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什么意思呢?就在唐贞观元年的时候,夏天发生了蝗灾,那么这种蝗群从东海到河陇,那么整个有十几天,遮天蔽日地在飞,那么所到之处把庄稼,把牲畜的毛,甚至小孩的耳朵都咬掉了,人没有食可吃,那么只能饿死,尸体在道路上全是,所以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形是非常地揪心,他亲自跑到野外,带着大臣抓一头蝗虫,他说你们别吃庄稼了,来吃我的心吧。因为在古代发生蝗灾被认为是不太吉利的,就只有贪官污吏横行的时候,社会不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蝗灾,当然这是古代的认为。

另外,还有像《河南通志》记载就是洛阳蝗,这种蝗虫也是把粮食,把其它的昆虫比如蝇子,苍蝇都吃光了。那么这时候,父亲把儿子杀掉,丈夫把妻子杀掉,那么强者把弱者杀掉,就是人吃人,实际上是虫吃人。古代据周尧教授统计,从公元前707年,到解放前大概两千多年当中,就有将近八百次蝗灾发生,就是平均四到五年就一次大的蝗灾。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他说:“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其中蝗的灾害比水旱还严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农谚当中可以看到,比如“种田防三害,水旱与虫灾”。江浙地区在解放前有一个民谣,它说“旱死三千高田,还有三千低田,淹死三千低田,还有三千高田,蝗虫来了实可怜,实可怜”,就是有旱涝,有水地还可以,淹了呢,旱地还可以,但是蝗虫来了,什么都没了。

1933年在上海的新闻报上有一个求蝗谣它是这样写的,它说:“蝗虫爷爷行行好,莫把谷子都吃了,众生苦劳了大半年,衣未暖身食未饱,光头赤足背太阳,汗下如珠爷应晓,青黄不接禾伤尽,大秋无收如何好,蝗虫爷,行行好,莫把谷子都吃了。蝗虫爷行行善,莫把庄稼太看贱,爷爷飞天降地时,应把众生辛苦念,家家饿肚太难当,尚有官差无情面,杂税苛捐滚滚转,土豪劣绅脚上镣,蝗虫爷爷行行善,莫把庄稼太看贱”,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对蝗灾是无望无助。那么古代人认为,蝗虫是掌握其它昆虫的一个神,是昆虫当中的皇上。所以,昆虫之神是蝗神,那么他来管着让蝗虫什么时候不发生。比如在北京,北京郊区就有蝗庙,蝗庙塑造的蝗神形象,是蝗神拿一个瓶子,瓶子上面有盖,里边装的全是害虫。那么如果是他不顺心了,人们对他不恭敬了,或者是也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仙时代》 最新章节中国昆虫文化 彩万志,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323/323459/625_2.html

上一页修仙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