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景国的都城,哪里可以封给一个公主呢?这下便是遭到了全部朝臣的反对,隆德帝无奈之下,只好将景氏一族的发源地,晋州封给了公主,赏赐了封号为晋城公主,也是有锦城谐音的意思,晋城公主大婚之后也并未前往晋州,而是久居锦城备受皇帝的宠爱。
而张青高祖这一支,也因为尚主后,得到了皇帝的诸多青睐。只是越州张氏,离着张家这一脉却是愈发疏远了起来,并非是张氏不敬皇族,而是越州张氏百年家规,不可参与党争。张青的高祖尚了主不说,这位晋城公主又是备受帝宠,不论是才智还是谋略都胜过她的兄弟们几筹,只是这公主并无心从政,只是安心辅佐兄长。
晋城公主与他的兄长鲁王,他们的生母地位原本并不高,外家的家世也并不显赫。晋城公主的母亲,不过是隆德帝的一位昭媛。按理说,依着鲁王的才干,晋城公主的盛宠,即使母妃的出身并不显赫,也可以位入四妃,至少也得是昭仪,为九嫔之首才是。
这鲁王外家是皇商出身,远在湘中又因着是茶商,也给不来鲁王助力和人脉。而鲁王的岳家,亦是个清贵人家,岳父虽然官拜太师,可是却是个正直得不能再正直的人,一心忠君爱国,醉心诗书茶画,根本就不理会党争,自然也不会给他助力。
当年虽然隆德皇帝并为立储,可因着晋城公主的原因,对着鲁王也多有偏爱。都是皇子,不论是亲王还郡王,只要是皇家长大的孩子,能够有几个不对着那个位置肖想的?是以,夺嫡之战还是很激烈的。
隆德年间那一场七王夺嫡战,足足持续了十年。这十年皇子之间的从暗斗到明争,惊险刺激不亚于西关的战场。只是这场七王之战,并没有鲁王的参与,在夺嫡之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鲁王也就递了奏报,要为父亲平定边关,远远地避到了自己的封地,驻守在了青水为景国守着边关。
这场夺嫡战争中,七王耗尽了隆德帝的耐心,而一直低调为民为国做事,且安安心心守着边关的鲁王,自然也就越发地入隆德帝的心,直到隆德帝对着一干儿子彻底心寒,才将鲁王召回,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为君之道。
而此举在诸王看来,自然是震惊不已,隆德帝将鲁王是秘密召回的,直到鲁王被封为太子,入住东宫之后,诸王才得到消息,隆德帝这一手棋将一众儿子给打了个措手不及,诸王平日里是最看不上鲁王的,原因无他,还不是因为鲁王的生母是家世最低贱的一个?还不是因为鲁王的才干不他的妹妹?
襄王与林王,自然不甘心鲁王日后明正言书顺的继承皇位,也就谋算着领着自己的亲兵,打入皇城,先是干掉鲁王再逼着隆德帝另立储君。只是还没有等着二人下手,就先被隆德帝察觉。
亲王谋反,这是足以震惊朝野的事情。隆德帝不仅觉得丢人,更是觉得心寒,愤怒他是做不到,只是会再也无法容忍下这两个儿子。襄王与林王,被隆德帝抄家,连带着外家与妻族一同问罪,一干从属将领通通斩首示众,就连林王与襄王都被赐了毒酒,远远地葬到了边关。
有了襄王和林王的下场,其余诸王也就安分得许多了。聪明的几个,上书请奏乐意做一个安乐太平的王爷,愿意不带一兵一卒前往封地,家眷后人永不入京。仍然有野心的两个郡王,也被撸平了爵位,只做闲散的宗室,皇家也不差这闲人的一口饭吃。
鲁王能够懂得蛰伏,不会去争抢,做出不争便是争的态度。其实是晋城公主给出的主意,晋城公主不亚于再世诸葛,冰雪聪明,几乎是算出了一切。待隆德帝病逝,鲁王登基后,晋城公主便装病蛰伏了下去,仿佛失去了聪慧的根由,更是让自家驸马几次上书,表示乐意隐退。
鲁王最是心疼妹妹,断然不会准许,只是按捺不住请求,便让驸马挂了个闲差。晋城公主受到了鲁王和隆德帝的毕生宠爱,可是却仍然不是一生顺遂。鲁王登基之后,也是励精图治,只是不过十余年便病逝了,而登基的新皇,对于晋城公主这个姑母尤为看不上,更是对于她女子曾经涉政而尤为不齿。可因着是姑母,也没有办法动她,只是驸马与公主的长子便是遭殃,被发落到了没有什么油水的清水衙门。
原本是该一飞冲天的晋城公主与越州张氏的后代,就这样沉寂了下去。可因着越州张氏,和公主血脉的缘由,锦城的张氏也到底站稳了脚跟。到了张青父亲那一代,已然是再度兴盛而起,只是自张青高祖之后,张家也再没有与皇家有过亲。
唐淮当初会中意张家人,无非是看重了张家底蕴比唐家深厚,且张家的家教极为森严,对待子孙后代亦是教育得尤为严苛,断然是不会出不肖子孙,只是会让家族顺风顺水,而不会一落千丈。
可今日围观了张青与郑言的争吵后,唐淮不由得摇头叹息了起来。这张青和郑言都不是年轻的毛头小子,加起来也是十岁的人了,还是和小孩子一般争论个不休,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惹得脸红脖子粗的,到底是极为不好看的。
且张青这一支虽然不是嫡脉,可是一笔也不出两个张字,当初的晋城公主驸马到底也是张青的高祖,他家的子孙应当也是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神王爷赖上门》 最新章节第304章 又有几分值得真心了,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116/116370/28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