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虑太全,似乎要把一切崇高与美好都加诸于世祖皇帝身上,然而,统观帝崩之后这几个月的是是非非,刘旸并不能感受到有多少人对世祖皇帝是全心全意的爱护,有太多的悼念推崇,实质上只是一场政治秀。>
便是毁道灭迹之后,事情仍不算结束,护送操作梓宫入陵的上千宫人、卫士、工匠,还要经过一轮身份验证,确认没有遗漏了,再重新打散,发配到诸封国去。>
可以携带家人、财产,到了封国,还能获得封国的官职、土地甚至奴仆,在封国当人上人,前提是永世不得回国。>
也可以选择不去,那样便还有另一个选择,死。事实上,依照一些人的想法,送葬入陵的那一干人等都该尽数处死,为世祖皇帝殉葬,如此才能真正保证陵寝位置不被暴露。>
但这一受到很多人支持的建议,被刘旸强硬得否决了,理由很简单,宫人、卫士无辜,且此举有伤天和,绝非世祖本意,也不利于世祖皇帝威德,如此最终方出台这么一个安置办法。>
对于那些坚持殉葬之议的,刘旸也有办法治他们,谁坚持,谁就带头殉葬,让他追随世祖皇帝到地下去侍奉,如此,迅速达成共识,新君的仁德也由此传开了。>
除此之外,还要求对邙山封山三年,禁止士民百姓进山活动,在高陵所在区域外围设卡封锁.....这一条,同样是刘旸争取的结果,原本是要封山十年的!>
刘旸实在是无法想象,那些平日里大谈仁义德治的正人君子们,出起祸国扰民的主意来,怎么就能那般大义凛然,言辞凿凿。>
可以说整个丧葬过程,都让刘旸感到别扭与难受,很多事情他又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头上那顶名为“孝”的帽子,实在过于沉重,沉重到他顶着就要祸害到百姓的程度。>
而前前后后,围绕着丧葬礼制产生的无数纷扰,让刘旸不得不怀疑大臣们任何建言举措背后的用心。>
过去,常有人对世祖皇帝的多方折腾表示担忧乃至不满,一副忧国忧民的表现,到如今,当刘旸坐到这个位置上,却发现,这些大臣官僚们折腾起来,可一点都不比世祖皇帝弱,还能大言炎炎,振振有词。>
那么,究竟是谁更能折腾?又是谁被折腾?一路都抱着这样的疑问,皇帝刘旸于冬月初一自邙山返回洛阳。>
返城,回宫,至垂拱殿,丧服还未脱,便闻内阁学士徐士廉求见。作为东宫近臣,自然很顺利地得到接见,而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世祖》 最新章节太宗篇5 雍熙,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125/125671/206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