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大顺小吏 > 第三百一十六章 盐政改革要两条腿走路

第三百一十六章 盐政改革要两条腿走路(2/4)

上一页大顺小吏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斤都买不到,里面还是掺沙子混黄泥。黔中那边,劣盐到百姓手里,每斤差不多近百文。私盐几经转手,实际也不止这点成本。市面上私盐一般在三十文到四十文每斤,但砂石很少,百姓们抢着买。”

王云和许遇仙点点头,等待岑益之继续往下说。

“老师,如果官盐能真正卖到二十四文一斤,还无沙无泥,谁还去买私盐?无利可图,谁还去贩私盐?”

王云捋着胡须没有做声,许遇仙连连摇头道:“这怎么可能?官盐的价格怎么可能卖得比私盐还便宜?”

“奉贤兄,官盐怎么就不能卖得比私盐便宜?”岑国璋反问一句。

“益之,那给我说清楚这里面的关窍。”

“奉贤兄,刚才我说了,官盐就三大块成本,产盐成本,税银,转运费用。我们一项项算。我在淮东盐场实地看过,盐官们为了控制产盐,提高价格,盘剥盐户,三分之二的盐是煮出来的。耗柴火费铁锅,产量低,成本高,盐户们更是苦不堪言。”

“其实真正用晒盐法,再把工艺好好改进完善,产量能提高五倍,成本降低一半。我和精通农工制造之法的赵应星算过,也在两个小盐场悄悄试验过。用新晒盐法,每两百斤的成本可以降低到两钱五厘银子左右。”

“盐价最大的成本在于转运费用。”

“我跟恒源通、隆利昌等商号的管事账房们合计过,他们每天成千上万的货品转运各地,这两年更是帮朝廷转运军用物资,成本怎么可能那么高。如果按照这些商号的转运成本算,每引盐的转运平均成本在一两四钱。“

这时许遇仙主动算了起来,“两钱五厘加一两四钱,就是一两六钱,再加税银一两四钱,正好是三两。嗯,如此算,比私盐的成本只高了四钱。可这四钱银子,每年这么多斤盐,算起来又是一个不可估算的数字。”

“奉贤兄,这转运费用其实还可以再往下压一压,一两到一两二钱左右。”

“还能压?那负责转运的人肯答应?”许遇仙不解地问道。

“奉贤兄,术有专攻,专心做转运,他们肯定知道怎么压低成本。此前盐价这么高,实际成本并不高,主要在各个环节卡要索取的额外开支太多,加上浪费得有些多。比如盐商用漕运偷运私盐,实际运费没有多少,可是一条运河上这么多关卡,这么多胥吏,都要伸手分一杯羹,这成本就高了。”

王云这时开口了,“益之,那你的另一个计划是什么?”

“成立淮海盐业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顺小吏》 最新章节第三百一十六章 盐政改革要两条腿走路,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17/217165/148_2.html

上一页大顺小吏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