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度,也得有专人来管,其就是账房师爷。
钱谷师爷对公,账房师爷对私。
另外,应对来访宾客,还会有知客师爷。
由于需要面对康国,卫藏国,以及川渝的蛮夷,所以他又有一个掌夷师爷。
钱谷、书启、戎幕、挂号、账房,知客,掌夷,七大师爷,必不可少,他们是整个总督府的重要支柱。
这也是边疆大吏能够替朝廷控制地方的关键。
专事有人专人应付。
像是巡抚,他们身上还挂着赈灾的头衔,故而还得加一个济民师爷,管理河堤的河工师爷……
可以说,在官僚体系下,师爷已然是官员的重要辅佐,地方胥吏想要瞒过主官,为所欲为,则很是艰难。
因为这些师爷们的专业水平,有的还比胥吏强一些。
所以在师爷大兴的清朝时,地方官占据主动,甚至同流合污吃大头。
“多少?”
去年十月底出京,从河北一路巡查,紧走慢走,快过年的时候抵达四川成都,可谓是艰难。
朱存渠想起蜀道难的诗句,心生感慨。
“四川两百万户,民近八百万,重庆八十万户,民三百万。”
“绍武二十年,四川两税只有三百万块,而商税却有四百万块,仅仅是井盐,就有百万……”
两税三百万,三七分,上缴朝廷二十百一十万,商税五五分,那就是两百万。
拢共上缴朝廷四百一十万。
心中打着算盘,朱存渠笑道:“听说陛下在湖广时,就用川盐济湖,如今川盐行销湖广,也多得如此。”
“重庆多少人?”
重庆省由四川省的重庆府、夔州府、顺庆府为核心,添加湖北省的施州府,再加上酉阳宣抚司改成的酉阳府,五府之地,三十来县。
“三百万。”
“如果重庆没有划出去,那就是一千一百万人咯?”
朱存渠感慨万千。
“重庆五府,两税约五十万,商税两百万。”
钱谷师爷继续说道。
重庆地少人多,三峡所在,繁荣倒是可以预料的。
朱存渠则心中敲起了算盘。
按照规矩,商税五成上缴,三成留县,两成在省,为留贮,负责赈灾,修堤、教化,表赏等事宜。
如此,四川留贮为八十万块,而重庆为四十万块。
更别提了,两省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世祖》 最新章节第四十七章公平,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19/219738/1150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