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玉柱出钱资助席姆勒主教创办的哈勒学园,席姆勒则负责推荐优秀的各类教师来华任教。>
工资的结算,为欧洲的通用货币,英镑或是苏。>
席姆勒受教廷的委派,想在大沽口,建一座大教堂。>
省了无数经费的玉柱,自无不允之理。>
反正吧,京城里,已经有其七、八座教堂了,不在乎多这么一座。>
若是,席姆勒把哈勒学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和体系,完美的复制到了大沽口,嘿嘿,那就赚大了呀!>
所以说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三人行,必有可学之处。>
以玉柱精明,都险些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实在是应该反省了。>
一战前,德国能够超越英国的工业实力,靠的就是务实的教育基础。>
从席姆勒的口中,玉柱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早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威丁堡公国和萨克森公国,就颁布了强制教育法,在公国内普及了小学教育。>
具体而言,就是6-12岁的儿童,若是不送进学校去读书,父母就要承受高昂的罚款。>
玉柱的手里倒是有钱办学,但是,合适的教师就太过于稀缺了。>
没办法,只能慢慢的来了!>
席姆勒圆满的完成了教廷的任务之后,很快,就坐船回了德国。>
等席姆勒带着两百多位德国教师,再次抵达大沽口的时候,已经接近两年了。>
这个时代,从大沽口去德国的汉堡,乘坐风帆商船,至少需要半年之久。>
一来一回,就是一年以上,还有招募教师的时间,准备实验器材的时间等等。>
玉柱的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之后,就派人去找来了孙承运,让他陪着喝点小酒,聊个小天。>
时至今日,也就是孙承运待玉柱和从前一样,弟弟长弟弟短的,丝毫也没有想改口的意思。>
玉柱也很享受这种温馨而又可靠的友情,压根就没有,让孙承运叫王上的念头。>
到了玉柱如今的地位,已是整个华夏的实际主宰者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钱和权都不缺。>
但是,所谓高处不胜寒,玉柱恰好欠缺的平等友情,刚好被孙承运填补了。>
当然了,完全平等相交,肯定是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骗了康熙》 最新章节第1004章 捡漏,我也会!,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32/232059/100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