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后让开道路:“苏太师里面请,家中初丧,可至偏堂一座。” 苏亦跟着樊随云一起走进了府内,他沉默了片刻,开口道:“请樊兄引路,苏某要去给樊翁上香……送樊翁一程。” “苏大人有心,这边请。” 灵堂内,苏亦在牌位前恭敬行礼,将手中的香柱插进了炉内,然后盯着牌位久久不语。,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樊随云悄然退了出去,过了许久才回来。 “苏某初闻噩耗时还在边关前线,得信后大感悲怮,匆匆回京,这一路更是自责,竟是未能见樊翁最后一面。”苏亦淡淡开口,声音很轻。 “遥想苏某初进翰林院任职,樊翁三朝为官,官至左相尊位,却肯屈身交好,不吝教导为官之道,令苏某常感涕零。” “后苏某得先帝提携,官进东宫太师,更是与樊翁亲近,常共谈时策于柳下,同辩政事于亭间。” “却不料天命难测,樊翁突然就……” 苏亦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最后听不见了。 身后,樊随云轻轻开口:“苏大人,阿翁有留下书信给你。” 苏亦恍惚了一下,转身看向樊随云。 樊随云将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递到了苏亦手中:“这是阿翁还在世时交给我的,说是让我亲手交给你。其实他那时……那时就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苏亦低头看去,信封上写着:立之亲启。 苏亦并未避讳樊随云,直接拆开了信封。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立之坐镇冀北,谋断凉州,大闰天军战无不克,使羌蛮望南无策。每每闻之,恨不能随立之征北伐敌,同驱敌寇。 闲言少叙,老朽近常感乏累,时有悲戚,诸事再无法触拨心念,于今日恍然明悟,顿知天命,此乃大限将至之兆,故书此信,诸多心事,尽书与立之知晓。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老朽得幸,为官数十载,身经三朝,观遍朝官百数,唯二者得老朽敬慰。 立之即为其一。 官有清浊,清者或为君之所驱,为国之谋政;或碌碌无为,畏律令如虎,瑟瑟不敢触之。至于浊者,老朽自不屑谈之,徒费笔墨。 而立之为官,却不可以清浊论之。立之为官,为百姓官,而非帝家官。尝闻立之曾与陛下语,谋百姓之所谋,图百姓之所图。老朽初闻,如拨云见日,恍见故人。 此故人乃唯二者其二。 戚宗弼之师,前朝李荀。 信在这里多出一块墨渍,似乎樊少霖写到这里时停顿了一下。 苏亦继续读下去。 此信不传三人,立之阅后即焚。 荀先生身陨前,曾与老朽密言,老朽隐瞒一生,大限之际不吐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刀不语》 最新章节第七四八章——樊翁的信,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68/268625/5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