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写的是‘饥饿’――也许你曾经想用“饿”做书名,写得真好,真有‘平淡而近自然’的细致功夫”
……
胡适继续写道:
“以上说的话,是一个不曾做文艺创作的人的胡说,请你不要见笑我读了你十月的信上说的:‘很久以前我读你写的《醒世姻缘》与《合花》的考证,影响非愁,后来找了这两部小说来看,这些年来,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自己以为得到不少益处’――我读了这几句话,又读了你的小说,我真的感觉很高兴!如果我提倡这两部小说(指《醒世姻缘》和《合花列传》)的效果单止产生了你这一本《秧歌》,我也应该十分满意了”
据说,很久以后胡适把他读过的“两遍”的《秧歌》又寄还给了张爱玲,只见上面通篇浓圈密点,扉页上还有题字,这一切都使张爱玲激动不安胡适这个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大人物,而她自己不过是晚一辈的年轻作家,受到她心中的“神明”,这样的褒奖与鼓励,张爱玲的心里不禁有很深很深的感激与崇敬
在胡适的全盛时代,投书求教者不计其数,许多青年视胡适为“精神之导师”胡适不得不在每周中专门抽出一段时间见那些想见他的人以至于胡适百年以后,这些人都还争相写文章写回忆录,都竟说:“我的朋友胡适之”
所以,张爱玲一到美国纽约,第一个要见的就是胡适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情绪好坏,遭际顺阻,张爱玲的自我控制能力一直很强,礼仪是周到齐全♀也是张爱玲来到美国要干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胡适自1949年大陆解放来到美国后,一直深居简出,除了研究《水经注》撰写《中国哲学大纲》和《白话文学史》外,并无更多的社会活动胡适此时在美国属于闲居性质,他的杜威式的自由主义在台湾不受蒋氏父子的欢迎,在大陆更被批得体无完肤,此时蜗居在美国,基本上算是过了气的旧时代的旧人物
张爱玲到了纽约一个星期之后的一个下午,张爱玲在炎樱的陪同下前去拜访胡适,来到胡适居住的公寓――美国纽约东城81街104号公寓
胡适所住的那条街上,是一排白色水泥方块房子,很小的门洞里却醒目地现出楼梯,在白晃晃的秋日阳光照耀下,可以感觉美国与香港的公寓房子毫无二致,这让张爱玲神思恍惚,竟一时仿佛自己尚未离开香港,幻觉以为自己仍旧还是在香港爱玲站在胡适的公寓门口感叹:“世界真大,却也真鞋只要心里有,家园竟是可以从地球的一端搬到另一端”
下午的太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最新章节第一四六章 张爱玲的“拜访胡适”的记忆,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77/277540/15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