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那自然是冲着平鑫涛的友谊;这是第三次,与其说是为了贺自己的“时报文学奖”,不如说是为了感谢季季这也是张爱玲在有生之年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文字
到了1995年9月,张爱玲在洛杉矶去世的消息传来,弟弟张子静悲哀万分这一次季季亲自从台湾来到上海江苏路张子静的家中登门拜访,带了一套《张爱玲全集》和许多剪报送给张子静张子静抚摸着,翻阅着,脸上是一种沉静的忧伤尤其看到《对照记》,更是难掩哀痛之情
从这以后张子静与季季两个人决定合作一部书,张子静此时已经写了一部约两万字的手稿,在两个人一问一答的整理中,渐渐补缀至三万五千字张子静亲自写了代序《如果我不写出来》,文中说:
“一九八九年终于和姊姊再联络上后,我就决定要为姊姊写点东西姊姊在她的散文中,也写了一些早年的生活片段,但未及于生活的全部真相还有一些事则是她没有写的,在这方面,姊姊有她的自卑,也有她的自卫加上她后来与世隔绝,关于她的种种传说……以讹传讹,更为扑簌迷离,神秘莫测
姊姊和我都无子女她安详辞世后,我更觉得应该及早把我知道的事情写出来在姊姊的生命中,这些事可能只是幽暗的一角,而曾经在这个幽暗角落出现的人,大多已先我们而去如今姊姊走了,我也风烛残年,来日苦短如果我再不奋力写出来,这个角落就可能为岁月所深埋,成了永远难解之谜”
这就是张子静与台湾作家季季合作写的18万字的回忆录《我的姐姐张爱玲》
季季后来在研究张爱玲的过程中,写过大量的研究性文章考察了张爱玲经过了青春时代的飞扬恣肆,经过了20余年波荡辗转的哀乐年华心路历程这里我们看到的这位季季那严谨的研究学风,作为一个媒体传播人,她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在季季的很多研究文章里,我们了解到张爱玲的一些细节状况大约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张爱玲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她的身体原本就不太好,与赖雅一起熬过的那些艰难岁月,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她的健康年,她的皮肤有了毛病以后,为了避免蚤子的侵扰,她离开了公寓,不断地迁居但是病痛如影随形,她身边又缺乏精细的照顾,以至于身体大受损坏,她甚至疑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我们在季季的文章里看过张爱玲因为自己的皮肤病而怀疑自己的病情不妙,张爱玲就挑了一件未出售的祖传古董,送给麦卡锡,以感激他当年在她移民美国之际对她的帮助幸而在1988年,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最新章节第一八五章 张爱玲的“季季”的记忆,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77/277540/19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