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江中下游的江东来说,最重要的农作物一直就是一种——稻。>
关于稻的种植,在华夏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而江东一地之所以以稻米作为主要农作物,原因无他,那就是稻米实在太适合种植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尽管这时的南方地域很多都处在未开化的阶段,地广人稀。>
再加上先进的农作技术都在北方,所以目前江东种植稻的方式还是以“火耕水耨”为主。>
但是因为江东的土地、气候太过适宜稻的生长,所以江东的粮食产量一直不低。>
这便是属于老天的恩赐。>
正因为江东这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历史上曹魏与季汉都曾经因为粮食而错过许多战机,但是东吴却一直没有这种烦恼。>
甚至孙权可以因此单单凭借江东一地,拉起十万大军四处征伐。>
军民以食为天,粮食可以说是保障一个势力繁荣昌盛的根本。>
只是之前公安一战时,江东的数年存粮被糜旸付之一炬,这让江东的元气大伤。>
所以在今年秋收之时,担忧国内民生的孙权才会亲自出城视察稻田。>
孙权站在官道上看着下方绵延无际的稻田,他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一些喜色。>
从孙权的目光望去,整片稻田中满布着稻穗,而每棵稻穗都看过去十分饱满。>
当一阵微风吹来,鼻间闻着阵阵充满稻穗香气的孙权,脸上的喜意更甚。>
看来今年会是个好收成。>
只要有粮食,江东的元气就能快速恢复。>
孙权指着身下的稻田对着一旁的孙虑言道:“虑儿记住,稻乃我江东国本。”>
孙权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教导之意。>
而脸色苍白的孙虑在听完孙权的教育后,他很是乖巧的对着孙权有模有样的一拜,对着孙权言道:“孩儿记住了。”>
看着孙虑这副乖巧的样子,孙权的脸上的笑容愈发美丽。>
正如他所说,稻是江东的国本,但现在唯一在他身边的儿子孙虑,又何尝不是江东的国本呢?>
之前孙权倾心培养的长子孙登被他送去荆州,虽然在孙权的心目中,孙登依然是他最佳的继承人。>
为了保护与培养孙登,他还派去江东的四个青年才俊作为孙登的伴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相之一 孙权认怂,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24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