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司马朗建议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装,以“外备四夷,内威不轨”。>
在司马朗的建议之下,曹操复西汉旧制,“自纳司马朗之言,复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盖太守或刺史兼帅。”>
曹魏的州郡兵以守备本州郡为职,必要时也应调出征,但是州郡兵的地位比中军、外军低。>
除了中军、外军与地方州郡兵之外,曹魏还有一个庞大的特殊兵种,那便是屯田兵。>
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两种,虽然兵屯大多设置在边疆一带,但是曹魏是将民屯作为国家根本的经济政策的。>
而在这种强制性的经济政策之下,曹魏全国各地中民屯中数以百万计的青壮,便是曹魏大军天生的,源源不断的兵源。>
汉末可不是某宋,汉代的男子人人尚武。>
只要给汉末的男子派发武器,那么他们稍加训练之后,便会顷刻间成为一支战力不俗的大军。>
这样的兵制,在守护边疆时有着奇效。>
在这系统的兵制之下,若是当边疆预警时,曹魏的统治者一方面可利用北方交通的便利条件,统帅中军亲自支援边疆。>
另一方面,曹魏统治者可诏令天下各大都督区,让他们各自领兵支援遇袭的都督区。>
在如滚雪球一般的召集之下,不久后曹魏的大军往往会突破十万大关。>
从而在强大的兵力之上,让敌人感受到一种绝望的感觉。>
可以说虽然曹魏的经济一团糟,但是由军事大家曹操亲手改革的曹魏兵制,是目前天下三大势力中最先进的制度。>
但是曹操及曹丕为了防止地方军权过重,所以他们便不断加强,直接掌控在他们手中的中军的兵力及精锐程度。>
在曹丕即位时,直接掌握在他手中的洛阳中军,就已经达到十数万之众。>
这十数万大军是曹魏所有兵力中,最精锐、披甲程度最高、训练最高的大军,没有之一。>
这十数万大军是曹操留给曹丕的,震慑地方的最有力保障。>
在后来时,曹魏的中军甚至已经达到二十多万之众,单单曹魏的中军就可以开展灭国之战。>
历史上曹魏地方不断发生叛乱,最着名的就是淮南三叛。>
司马三黑之所以能成功平定淮南三叛,本质上就是曹魏中军对地方军的一种碾压态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二百五十九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25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