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中军,关羽缺的可能是兵马,但绝不会是大将。>
自关羽执掌荆州以来,他一人主导一切早已经是惯例。>
以往无论面对如何恶劣的环境,关羽大多数都是一人带领着荆州大军挺过来的。>
糜旸不会自信到认为,关羽特意将他调来,是想自己帮他破敌。>
无论从关羽的能力或者说性格来说,关羽都不会怀抱着这样的目的。>
在排除以上的可能及回想起关羽方才的表现后,糜旸试探性地做出了一个回答:>
“妇翁是想教导我?”>
听到糜旸的这个回答后,关羽抬起手敲击了一下糜旸的兜鍪。>
关羽的手指敲击兜鍪之下,发出一声脆响。>
在这声脆响响起之后,关羽爽朗的笑声应声而出。>
“你还是如此聪慧。”>
“就如去年你来到樊城外,向吾献策时那般聪慧。”>
关羽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唏嘘之意。>
去年差不多亦是这般时候,同样是在樊城之外,那时一身青衣的糜旸来到他的大帐中,向他点破孙权的阴谋,并为他设下奇计逃过人生中的一场大难。>
也正是那一日,让关羽重新审视了糜旸这个一直被他所忽视的子侄,并征辟糜旸成为他的主簿。>
从那一日之后,得到他赏识的糜旸就犹如一颗流星一般,在荆襄大地上肆意的绽放着他的光芒。>
现在想想,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那年的青衣孝廉,现在已然成为红缨飞扬的左将军,世事变化之快,有时真会迷乱了人的心神。>
但可幸的是,哪怕糜旸现今年纪轻轻已经取得了不得的成就。>
但他却并没有如他所担忧的那般出现骄傲自满的心态,反而如去年一般能够进行理智的分析。>
这是关羽最喜爱糜旸的一点。>
而这一点也能保证糜旸将来能够走的更远。>
在笑完后,关羽接着缓缓说道:“吾少年时意气犯事,遂流至涿郡,幸得遇陛下。”>
“得遇陛下之后,在陛下的指导之下,吾开始研读《春秋》。”>
“在数十年的研读以来,虽然吾对《春秋》的研究比不上一些大儒,但终究也算有些自身的见解。”>
“《春秋》中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章 松柏之下 儿女情长,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27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