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糜旸从张温的手中取过青冥剑,在众人面前他当众将青冥剑的剑身从剑鞘中拔出。>
看着那散发着屡屡寒光的剑身,他的脸上流露出十分“喜爱”的神色。>
虽然说在当世因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北方整体的锻造工艺强于江东,但那是于整体而言。>
若单单论一二把宝剑的锻造,江东的铸剑工艺可谓是由来已久,并且一直独步天下。>
而众人见糜旸脸上浮现对青冥剑的喜爱之色,纷纷都觉得糜旸要接受孙权的示好了。>
只是糜旸这时却突然问张温道:“慧恕可知季札赠剑这个典故?”>
季札赠剑的这个故事讲的是:>
季札出使路过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喜欢季札佩戴的宝剑,但是没有敢说出来。>
季札心里知道徐国国君的意思,可因还要出使中原各国,所以没有马上将宝剑献给徐国国君。>
后来季札出使回来后经过徐国,徐国国君已经死了,季札于是就解下宝剑,挂在徐国国君坟墓前的树上,然后离去。>
而在这个典故中,最让后世人感到向往并津津乐道的乃是季札与他随从的对话。>
季札随从问他:“徐国国君已经死了,还要把宝剑送给谁呢?”>
季札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当初我心里已经决定要把宝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就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正是因为这一问一答,体现了季札遵守诺言的高尚节操,而这种品德在秦汉之际是极为受人推崇的。>
这更体现了剑在秦汉士人心中,是有着忠贞不二的含义。>
很多士人,一生的贴身佩剑只有一把。>
听到糜旸提起这个典故,在座的许多人中或许有部分人不知道,但是身为吴人的张温一定是知道的。>
季札乃是春秋吴国时的宗室,因为他数让王位的高尚作风及出使各国的机智表现,在史书上的评价非常高。>
季札更是圣人孔子都加以推崇的贤者。>
对于这样的家国古时贤人,没有人会不感到骄傲,并以此为榜样,特别是对于一向被世人贬为蛮夷的吴人来说。>
所以当糜旸提起这个故事时,张温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自豪之色,他答道:“家乡贤人事迹,温一日不敢或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三百四十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34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