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曹氏宗亲的曹真来说,他对糜旸心中有着一种恨。>
敌意与恨意,让曹真往日之中没一天不在思量着如何消灭糜旸。>
可是如今当机会到来之时,曹真却没办法利用这个机会消灭糜旸,他心中肯定充满了失望。>
而杨阜作为曹真的心腹谋臣,他自然不能眼睁睁坐视曹真的失落而没有良策献上。>
想到此,杨阜接着对曹真一拜言道:“大将军,臣有一计或许可调虎离山。”>
听到杨阜有良策献上,曹真脸上的失落瞬间消失不见,他马上看向杨阜,眼露精光的问道:“卿有何良策,可尽管言来。”>
在曹真的询问之下,杨阜脸露自信的对着曹真言道:“糜贼,人臣也。”>
“彼得刘备信重,得以成为一州之牧,然梁州乃益州门户,意义重大。>
糜贼临州尚未半年,大臣未附,梁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
旸新秉一国之政,而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武事,虐用其民,举国之兵,处处屠戮,死者当万数,此乃载祸之道也。>
昔伍子胥、吴起、商鞅各一时豪杰,然皆无法善终者,无非擅权乱政之故也。>
今旸才或可与三贤比堪,然德却犹有鄙之,梁州大乱,可有终日?>
大将军不如可广布细作潜入敌境,一则可勾连敌境内不服糜贼之众臣,以自身威望为他们依仗,让他们举义不断,这样可使梁州终无宁日。>
二则可令众多细作在敌境广泛宣传流言,备言糜贼擅权乱政之恶。>
人言可畏也,纵使刘备多宠爱糜贼,难免会因为流言而担心梁州安稳。>
有此担忧之下,刘备或许不会罢免或者责罚糜贼,但一定会召他回成都祥问。>
我军所忧者,唯有糜贼。>
若糜贼一旦回返成都,则我军之机会,便接踵而至。”>
曹真认真的听完杨阜的建言,而他在听完后,似乎一开始在思量杨阜建言的可行性。>
在脑中仔细衡量,发现杨阜的这个计策很有成功的希望之后,曹真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义山,真吾之子房也!”>
“此计怎能称为调虎离山,应该称为借刀杀人才是。”>
曹真的言语中,尽是流露着对杨阜的赞赏之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三百七十五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37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