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奏疏,或许另有隐情。”>
吕岱是建安初年就跟随孙权的,数十年的君臣之情在,是仪下意识地怀疑这封奏疏有些猫腻。>
是仪的本心是好的,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孙权的性格。>
孙权性格鲜明,当他信任一人时会恩爱备至。>
可要是他怀疑一个人了,那孙权就会让那个人知道,什么叫做刻薄寡恩,雷霆之怒。>
数十年的君臣之情,很贵重吗?>
“另有隐情?>
你是觉得这封奏疏不是吕岱所写?>
还是你觉得,心怀鬼胎、出言不逊的吕岱是忠臣,为朕流血的子鱼,为了大吴安宁甘冒生命危险的子鱼,却是奸臣?”>
孙权的两句反问,直接噎的是仪脸色通红。>
奏疏内的话是大不敬的无疑,要想帮吕岱辩驳,只能在奏疏的真实性上辩驳。>
可这两封奏疏,都是周鲂亲自送来的,怀疑奏疏的真实性,就是怀疑周鲂的忠诚。>
而周鲂的忠诚...>
敢怀疑他的,当初孙权要人冒生命危险去永安时,他怎么不站出来呢?>
好,退一万步讲,就算周鲂是奸臣。>
可周鲂与吕岱,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两者之间还有姻亲关系,周鲂为何要陷害他?>
太多无法讲通的地方,这让孙权怎么会往这方面想。>
在驳斥完是仪后,孙权看向是仪的目光亦变得危险起来。>
孙权是记得,是仪与吕岱是一个派系中的人。>
“就算没有这封奏疏,吕岱的忠心难道就是无暇的吗?>
永安距离柴桑,只有咫尺之遥!>
吕岱一定比朕先得知柴桑有危,吕岱多年宿将,他会不知道柴桑对大吴的重要性吗?>
他为什么不及时发兵救援!>
他在等什么?>
这足以证明,早在之前,吕岱心中就有拥兵自重,坐观成败的想法!”>
三国可不是小宋。>
三国时期之所以名将辈出,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将领一般都有较大的自主权。>
在孙权看来,吕岱手握两万精兵,若是他能在收到豫章有变的消息时,就第一时间率兵驰援,他的援军是有可能比汉军先到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七百七十五章 孙权猜疑 密诏杀吕,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781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