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编撰《五章经句》名士宋忠齐名。>
南阳人刘廙、襄阳人向朗就曾经是司马徽的学生;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为益州只流行今文经学,特意来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
刘表慕名造访,司马徽知道刘表心胸狭隘,一定会谋害善者,所以缄口不言,不谈论时势。>
刘表则以为司马徽是个只会说“好!好!”的“好好先生”。>
后来只要有人在刘表面前说:“司马德操是奇士,只是没有遇到知己。”>
刘表则说:“人们所说的都是虚妄不实的话,这人只是一个小书生而已,其见识与普通人无异。”>
刘表对司马徽的评价也并不全是空穴来风。>
那时,士人相聚,流行品评人物。>
但司马徽从来不随便对别人水平高低作出评价,只要被问到,司马徽都会说“这个人好,很好”。>
司马徽的妻子就对他说:“被人问到某人怎么样,你应该说点具体的,一律都回答‘好,很好’,这怎么行呢?别人来问你,也不是想听你都说‘好,很好’的啊。”>
司马徽回答妻子:“你说话,也很好。”>
成语“好好先生”由来于此。>
后世“好好先生”一词多用于形容不想招惹是非,只想平安无事的人。>
成语“临蚕借簇”足以见其与人为善操守德行的品德。>
有一次,有人养的蚕该结茧了,无处上簇,就来向司马徽家借簇箔。>
司马徽就把自己家用的簇箔借给了他。>
有人问他:“凡借给他人东西时,都是别人急需而自己一时不用闲置的东西,如今蚕即临茧,他和你都迫切需要簇箔,为何借给别人呢?”>
司马徽回答说:“别人未曾求过我,今天求我,我如果不借给他的话,他将会感到很羞愧。哪里有因为财物而让人羞愧的道理呢?”>
刘备听了牧童介绍,方知水镜先生待人相善,结交多为隐士贤达,有识之士,定知颇多俊杰,决非寻常之人,当虚心拜望求教。正是:的卢檀溪救骑主,隐士草堂荐奇才。欲知水镜先生向刘备荐举何人,且看下回分解。>
本站已更改域名,最新域名:>
本章已完成!
《实话三国》 最新章节四六 伊籍馆舍告密谋 刘备草堂逢隐士 二,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308/308979/64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