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32章 这可是三千万?

第332章 这可是三千万?(3/6)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说到谁,研究员都是先笑一下,没人争辩,没人质疑,立马检查。

这很正常,因为试验就是不断试错再纠错的过程,有疏忽、有错差在所难免。

虚心接受,立即改正,这也很正常。

但不正常的是李定安提醒的问题:放射强度,波长波短看仪器就行,但消液刚配出来,都还没来得及测,他是怎么知道多少度的?

洪老师又拿了一支温度计测了一下,再看指度:不多不少,刚刚好三十度。

围观的这几位面面相觑,跟见了鬼一样:这有点不科学啊?

想来想去,就只有一种可能,物理推导:多少强酸加多少水,再结合室内温度进行计算。

但说实话,别说口算,给他们个电脑,再套公式,也得个七八分钟,李定安就瞅了一眼,脱口而出,七八秒都没用到。

不是,你这眼光是自带测温,还是自带容量刻度,并随机计算?

渐渐的,他们有点理解了:为什么李定安一点程序都不讲,一点准备都不做,说取样就取样,说上机器就上机器,却没有任何人质疑?

他那双眼睛,就像激光电子仪,不论哪一组中的哪一位,是主试还是助试,一旦出问题,实验人员都还没发现,他一眼就能指出来,同时给出修正方向。

大脑像是计算机:实验人员还在权衡如何计算,应该适用哪一套公式误差才会最小,李定安已经开始推导。短则几十秒,长则一两分钟,就能给出答案区间。

记忆力更是强的吓人:

因为他现场指导,实验进度跟飞起来一样,方志杰急的汗都下来了,键盘更是敲的跟爆豆子似的,数据索检速度却跟不上。

然后李定安就会告诉他,在哪个目录、哪个分类、哪本期刊的哪一篇论文,以及发表单位,论文作者……

河博的副馆长和几位教授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干了半辈子研究,第一次碰到检索跟不上实验的?

别人不知道,如果给他们,他们照着论文照抄都做不到这么快。

反过来再看:怪不得从何安邦到助理,都是这样的态度?

自家要是有这么一位,他们能当爷一样供起来……

“何馆,人才啊?”

申馆长眼睛直冒贼光,“哪家单位的,中科院、工研院,还是社科院?”

“不是,就国博的!”

“你们从哪挖的?”

“没挖,自个冒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最新章节第332章 这可是三千万?,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313/313126/34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