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到达战场的人数可能会超过...四十万。
这才是真正的国战,拼尽一切,压榨出所有的潜力,连最基本的生产与工业都受到影响,从百姓的嘴里夺走口粮,连绵的民夫牛车驴车往返于前线后方,让那些处在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生命力最旺盛的汉子拿起武器,朝着前方不断地前进,前进!
一边是深怕夜长梦多,力求毕其功于一役,一战打出天下太平,另一边则是不畏战、不怯战,游牧劫掠起家的民族只会在战场上露出残忍狰狞的一面,或许更晚开战更有胜算,但既然敌人都来到了面前,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后退一步。
来,来厮杀,来征服,胜者获得一切,败者亡国灭种!
无数围聚在长城后方,或操练或休憩或巡逻或警戒的魏军士卒,看着那从南方跋涉而来,浩浩荡荡的王旗亲卫,还有那杆没有丝毫晃动,代表着大魏靖王的旌旗,感觉身体里的某一部分渐渐涌出一股沸腾的、澎湃的战意,不知道是谁第一个举起手里的武器,朝着那匹白马嘶喊着:
“万胜!”
声音汇聚成一片,响彻在北方高远的天空下,原本井然有序的大营出现了一丝混乱,却没有任何军纪官出声斥责,甚至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嘶喊咆哮的一员--当然还有人把“万胜”喊成了“万岁”,说不清是有心还是无意,但很快就被淹没了下去,阳光照在所有人的身上,照亮了他们明亮的眸子。
战意,军心...能描绘出这一幕的词有很多,但放在几年之前,没有人能想到会亲眼见证这一幕。
毕竟那时候辽国对于魏国来说是灭顶之灾,是悬顶之刃,是不可能战胜的宿敌,是迟早会用马蹄践踏中原的异族。
到底是因为什么有了这种转变?是当初辽国奔袭过千里魏境,却在大魏京城脚下被活生生打退狼狈撤兵?是那匹白马上所载之人孤身入北境,让原本千疮百孔岌岌可危的北境重新有资格直面辽人?是魏国经过这么几年的泥潭打滚,终于解决了内乱与外患,让眼前的敌人只剩下了一个?还是如今身处前线的大军,不管是来自北方还是南方,西北还是西南,都大多在那个人麾下打过仗,亲眼见证了他一步一步地赢下那么多大战,直到把当初没有任何希望战胜的敌人都拉下凡尘,只能陈军列阵等待着厮杀的爆发?
没有人能说出来具体的理由,但随着那王旗前压,亲卫外散,那些跟随着靖王来到前线的大军融入军营,乃至配置了数千挽马、牛车以作辅助运送军资的民夫辅兵也如乌云一般覆盖了大营的外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魏风华》 最新章节第五百九十三章 亲临,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326/326398/5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