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愿。”>
建康府城,乃是周边大邑,在城墙之上扫视周边,寺庙的金顶,至少十数个。>
如今的寺庙也是肥肉一块,田产无数还无须纳税,挣钱之后四下放贷,那日子过的可谓完美。>
杨博要趁机搞二次分配,怎么可能放过这些寺产?>
“官庄也在此列?”>
寺产、官庄之上有弊政,这对李易安来说,也不是什么隐秘之事。>
诟病寺产的政论,自前唐就有,佃农投效官绅,官绅投效佛寺,这也是由来已久的规矩。>
其中利弊,李易安虽说不清楚,但知道里面肯定有利益的分配。>
最直接的原因,无非避税而已。>
官绅、地主、佛寺、佃农,一起组成了一个圈子,逃避理应上缴朝廷的赋税。>
在家里,无论是父辈,还是之前的赵知府,都有过此类的言语。>
但对此等事务,他们也都是讳莫如深。>
如今杨少安还要再趟这潭浑水,李易安觉得有些不智。>
“健康城内我为王!”>
走上几步,杨博到了李易安身前,轻轻说了这么一句,代表自己态度的话。>
李易安是见多识广的,有些建议发自本心。>
杨博不忍拂了她的一片好心,将自己的态度直接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杨博继续站在城头扫视整个府城,根基就在此处。>
想要有实力高声说话,除了李成、董平之流,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是综合实力,单有金银是不够的。>
渠道、金银、粮食、兵源,这些整合在一起,才叫做经济实力。>
只有金银,那只是经济能力,是没有实力可言的。>
从宋至清,白银大势是只进不出的,实力不成,只是因为没有将经济能力,整合成经济实力。>
“少安,变法无下场的……”>
望着意气风发的杨少安,李易安为之心折,也为之担忧。>
无论是庆历新政还是王相公的变法,结果都不甚如人意。>
再远就是商鞅了,车裂而死,变法新政无下场,这也是官场的共识。>
但一代代的有识之士,都要去变法,都想要革除旧弊,可这事儿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夫子霸宋》 最新章节第四十六章 建康城内我为王,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343/343771/46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