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小户媳妇 > 141 书院开张,大不吉利

141 书院开张,大不吉利(3/5)

上一页小户媳妇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冷知秋居中而立,手抚着照壁。

“诸位先生,明湖居书院暂时没有钱建造恢宏高大的讲堂、学斋、经堂、文庙,只把大部分经费用于三栋藏书阁和这一面白玉照壁。自今日始,书院将对所有人开放,接收各方捐书,刻印或者手抄皆可,一旦收录进藏书阁,便在这照壁上记下捐书人的大名。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这里将成为苏州最大最好的藏书宝地,这个梦想需要诸位与我们一起实现。”

这就是冷知秋与孙仲文等四人商议的书院开张途径。

一年多时间,除了冷景易四处活动开办的官方学政衙门、学社,南山书院、鹿鸣书院已经全面占领苏州民办教育的市场,并且摸索了一套“炒卖生员资格”的办学方针,来适应苏州学子们底子薄、见识短的实际情况。

明湖居书院既要异军突起,又要保证正常的教学风气,不跟风走歪路,还要不成为出头鸟,遭两家书院排挤,就需要一个比较温和、又有鲜明特色的方式,来寻找立足点。

这个方式,就是广泛吸纳捐书,建立苏州最大的藏书阁。有了藏书阁的旗帜,才能慢慢形成效应,吸引人前来就读。

白玉照壁刻上捐书人的名字,将会让这些人成为书院的一分子,不自觉为书院做宣传,甚至他们本身也会因此加入书院就读。

“诸位请随我至藏书阁一观。”

冷知秋带头将人往藏书阁引。

那些知名的大书院,亭台楼阁浑然一体,气势恢宏。但整个明湖居书院,基本上都是简单的竹舍、石台,傍湖而建的墨池算是比较突出的建筑,因此,看上去,它显得有些寒酸。

但冷知秋带众人参观的藏书阁却不同。

藏书阁分三座连体,第一座是广厦,第二座和第三座都是三层高的阁楼,全部造在汉白玉石垒砌的月台上,雕梁画栋,**大门,规格超乎所有人的想象。难怪冷知秋说大部分经费都用于造藏书阁,区区千两白银,造这三栋阁楼,根本一文钱也剩不下来。

其余竹舍、亭台的钱,实际上是冷兔变通筹集,因为具体招工用料的事都是冷兔在操办,冷知秋并不知情。

至于冷兔筹钱的渠道,只有冷兔自己心知肚明,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全由项宝贵掏了腰包……

如今,冷兔已经卷包袱去了无锡,带着好几桩未了结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边参观到一半,主客融洽,相谈甚欢,冷知秋一个小女子站在人群最前面领头,并不怯场。

就听占地好几亩的书院大门外,锣鼓喧天,人声响起。

新聘的门子飞跑着来报:“院主,有人捐书来了!”

“咦?”谁消息这么灵通?觉悟这么高?

冷知秋高兴的带着人去大门迎接,只见浩浩荡荡十几个人挑着书箱,书箱上全部贴了红封。

领头的一个中年人递上帖子,冷知秋打开来看,捐书人名叫:青霜。

青霜?是谁?

中年人作揖道:“小主捐赠一共九十九册书给贵书院,还请笑纳。”

冷知秋捏着帖子费解:“你家小主如何得知书院受赠书籍?敢问你家小主是否认得鄙书院哪位先生?”

孙仲文等人也凑过去看帖子,纷纷摇头,表示不认识。

那中年人笑道:“小主认得院主夫人,和您是极相熟的。其余不必多问,院主笑纳这九十九册书便可。”

冷知秋顿时觉得下巴要掉了,幸亏面具撑着。

这个什么青霜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居然认得她?还很相熟?开什么玩笑……

中年人示意后边的人放下书箱,便带人走了。冷知秋无奈,只好让孙仲文将“青霜”的名字刻上了白玉照壁,让这个不知男女的人,成为明湖居书院第一个上榜的人物。

待书箱搬到藏书阁,开箱验取,一册册均是装裱精美之极的好书,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山南海北,应有尽有。

不管心里多么疑惑,冷知秋真是乐开了怀,高兴得差点没跳起来。

——

虽然有些波折,但明湖居书院元宵灯会好歹圆满结束,效果可圈可点。

那时天色已经发暗,人们都往苏州城里赶。

今晚元宵花灯,从东城摆到西城的长龙,热闹不言而喻。

冷知秋皱眉等在她那间竹舍,先回来的是小葵和张六,二人神色古怪,离得远远的。

小葵进屋和冷知秋说“六爷找来了”,随即便低头退出去。冷知秋多看她两眼,张六便进来了,挠着帽沿,不好意思的对冷知秋笑笑。

“夫人,小六六这两天着了风寒,属下惦记着,便去看看他。”

“忘年病了?”冷知秋吃惊,忙问:“可好些了?”

“那孩子体格不错,发了两日汗,今日已经能喝米汤了。”张六说着,突然想起倪萍儿的话,又补充说明:“小孩子断奶断得仓促,体格总会下降,萍儿给他续几天奶,就没事了。”

萍儿?冷知秋挑眉看张六,奇怪他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户媳妇》 最新章节141 书院开张,大不吉利,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8/8394/143_3.html

上一页小户媳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