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大官人 > 第六五九章 宝钞宝钞

第六五九章 宝钞宝钞(1/4)

上一章大官人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其实夏元吉的话一点不是危言耸听,作为管理大明财政十余年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很明白,永乐朝迈千古的文治武功,是建立在透支国力的基础上的——说白了,就是滥宝钞

中国是个贵金属奇缺的国家,朝廷行纸钞,在历史上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从汉武帝时就有最早的代币——白鹿皮币出现。到了宋元时,纸币更是成为国家货币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本朝之前,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纸币的信用问题——因为这是在用国家信用作保,来使百姓接受纸币来代替金银铜钱,一旦纸币大幅贬值,百姓的财富顷刻化为乌有,其怨气足以翻江倒海、倾覆整个国家。

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是不知道滥纸币可以不费力的攫夺民财、充实国用,但都很清楚纸币信用的破产,等于国家信用的破产,甚至会导致亡国。所以不到了无路可走之时,是绝对不会饮鸩止渴的……哪怕是备受鄙夷的蒙元,也是一直到国内狼烟四起、政权末日将至时,才放弃了准备金制度,开始滥纸钞,试图穷尽民财,进行最后的疯狂。但结果是连原本还算支持他们的北方百姓、尤其是色目人,也视他们为仇敌。使朱元璋的北伐大业进行的异常顺遂……

大明代元后,按说应该吸收前朝教训丨更谨慎的对待纸钞的行,但是大明的统治者朱元璋,竟不听朝中有识之士的苦劝,禁止民间使用金银贸易,把朝廷行的大明宝钞,定为唯一通行的货币。而且不规定行限额、没有行准备金、更不可兑现成金银,这就为大明朝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在宝钞行之初,因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洪武皇帝的威望和大明朝的信用,都在最高的顶点,所以宝钞的币值还算稳定,百姓尚且也认可这种纸币。但大明朝钞法的又一个弊病——倒钞法,在宝钞行十年之后,就引了第一次通货膨胀。

起先,因为之前行的货币,6续出现了破损昏烂的现象,洪武九年,朝廷定倒钞法,在各地设行用库收换昏烂钞。但四年之后,又规定了调换昏烂钞的界限,凡票面金额、文字可辨认的,都可以继续使用。使百姓基本上没有以旧换新的可能。

虽然朝廷规定,百姓不许拒收旧钞、不许对旧钞折价,但实际上,官府收税只收新钞,而民间对旧钞则降价使用甚至拒用,这就形成了新旧钞的价格差别,造成了货币贬值,损害了朝廷的信用。

到洪武末年,一贯全新宝钞只能换四百钱,在江西、福建等地,甚至只能换二百五十钱左右,二十年间,货币贬值了六成,使老百姓对宝钞畏之如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官人》 最新章节第六五九章 宝钞宝钞,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12/12580/660.html

上一章大官人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