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两面下注>
乾隆四十年,和中堂开始发迹。>
但是,和中堂一直熬到嘉庆二年,等阿桂死后,才正式出任首席军机大臣。>
总计耗时,二十三年。>
俗话说的好,名不正,则言不顺。>
尽管,和中堂早就掌握了军机处的实权。>
但是,乾隆也是聪明人,只给实权,不给名分,一直故意让阿桂压在和中堂的头上。>
反观玉柱,从康熙四十五年点了状元之后,虽常有仕途的小波折,总体趋势却是一路向上。>
玉中堂,只花了十五年的时间,就成了名正言顺的熙朝首相。>
从晋升的速度上来说,玉中堂比和中堂,足足快了八年之多。>
实话说,因玉柱是老皇帝的母族晚辈,老皇帝对他虽时有猜忌,总归还是宠信有加,屡加重用。>
老皇帝待玉柱,确有知遇之恩。>
所以呢,只要老皇帝不闭眼,玉柱就会一直装忠臣,扮纯臣,绝无二心。>
至于,老皇帝蹬腿之后嘛,那就由不得他了呀。>
“禀中堂,王中堂忽然亲自来了,在外头请见。”文德纳进来禀报了一个新情况。>
如今的内阁里,有两位王中堂,即王顼龄和王掞。>
为了不至于混淆不清,从而耽误了大事,害人掉脑袋。>
朝廷里的大小官员们,就把更年长的王顼龄唤作王老中堂,王掞则为王中堂。>
在追随玉柱之前,文德纳仅为宗室御史衙门的九品笔贴式而已。>
短短的十余年间,随着玉柱的青云直上,文德纳也跟着鸡犬升了天。>
如今的文德纳,已由正三品的直隶按察使,升为署理内阁学士,掌内阁之典籍厅。>
内阁学士,从二品,例加礼部侍郎衔。>
内阁所属之典籍厅,分为南北二厅,其职权范围,大致相当于内阁办公厅。>
为了削内阁之权,老皇帝故意没给内阁铸印。>
所以,内阁的对外行文,一律用典籍厅关防。>
说白了,内阁的大印,被掌握在了文德纳的手心里。>
玉柱从不结党营私。但是,既为名正言顺的内阁首相,他就必须掌握住内阁的印把子。>
不然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骗了康熙》 最新章节第882章 两面下注,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32/23205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