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最开始,执棋者看到东北方飞来的大片微型机群,还以为舰娘是打算趁火打劫的,但意外地,那些明显是侦查组的战机在穿越战场以后并没有继续在塞壬的阵线附近徘徊,而是转去了那些原虫战舰的左舷吸引火力—— 之后奔袭来的,更加庞大的机群的动作,则让这些被点化许久的高级塞壬露出惊讶的表情。 “舰娘的目标并不是我们!” 呼啸的风笛声中,全新的黄鼻头战机首先降下,从一个近乎完全垂直的投射角,往原虫的头顶砸下。 虽然拥有碾压性的生物科技,但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宇宙通用,除非是鸡爪对熊掌——但显然舰娘们附加了认知涂层的弹药连原虫都无法无视。 它们的反制措施也相当简单粗暴—— 一架架拨动着触手的扭曲原虫舰载机被从脓包中喷射而出,以反气动学的姿态,更加垂直地拔高,向进入投弹姿势的微型轰炸机顶去。 它们前部尖端的筋膜构状物突然向四面八方分开,露出了其中隐藏的黝黑尖刺,逆着太阳时散发的特殊光泽让其看起来就在轻盈的同时十分锋利。 大克还以为它们会将那些尖刺喷射出来,就像机炮那样拦截轰炸机,但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让他眼睛睁大了足足两寸。 喷射出来的尖刺在空中兀地炸成了一片黑色的烟幕——不,说是烟幕,但其笼罩过来的速度已经超越了子弹,是一片超音速的云雾——仿佛整片舰队上空的风流都被它给绑架了,向高处拖去。 子母弹——可它们发射出来的弹药射流覆盖面积已经远超人类的想象力了,哪怕本质上仍是动能武器,但其原理完全未知——大克甚至很难想象同样是碳基生物的躯壳构造,到底是怎么做到如此复杂又具有毁灭性的演化的——多么恶劣的生存环境才会催生出如此可怖的生物武器? 即使是有着一小层认知防护的飞机也无法在那般高速接近的碎粒云面前善了,被密集的黑雾撕扯成稀碎的金属碎屑,而后翻滚之间悲鸣着消匿,如同被无情的蝗灾吞噬了一般。 “第一第二组,全灭——!” 饶是狂气如齐柏林,也好像被人临头糊了一闷棍般,声音都稍微尖锐了一些。 “汇报损失情况!!” 不得已,大克赶忙把自己视角转移到还没有进入投弹位置的第三第四队列。 “翔鹤机损失过半!” “赤城机一二组被击落——” 历史上人类集中使用骑兵和集中使用飞机都显著地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但当能够像是以马克沁扫射骑兵般的高效武器出现在战场上并开始屠杀飞机,航母舰娘们的傲气瞬间就如同泡影般被摧破了。 “看起来它们经常和拥有类似舰载机武装的其他外星生物作战——因此也进化出了专门的对抗手段。” 大克面色稍微阴沉了一些,但他的意识沉浸在在那铺天盖地的拦截网中,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为什么塞壬的仲裁者们都要以高能主炮为主武。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在过去没有密集阵和导弹的时期,飞机的存速和势能无法瞬间达到最大,而且本体脆弱,不能做到舰炮那般携带巨大质量……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发现并摧毁”,侦查优势诞生了比战列舰多出很多的先手权力,并且舰载机的进攻半径要远于舰炮不少—— 但就好像导弹哪怕突破了高马赫巡航速度,因为本体脆弱也还是有概率被电脑测算出轨迹,以高射速武器击落一样,现代战争中拦截炮弹虽然被证明同样可行,但因为弹药本身的质量十分夸张,普通的密集阵只做到偏离其位置,却无法将其引爆或击坠,这便是高质量动能武器仅存优势—— 那么如果将炮弹加速到数十倍音速,是否可以越过拦截阈值,有效地打击敌人?或者使用本身就具备亚光速资质的粒子束或电浆武器来武装战列舰,让它们在更远的距离上,在航母的舰载机还没有展开之前就予以打击—— 这样的话,似乎航母在超远距离作战上的优势,似乎就不存在了……同时考虑到舰载机无法搭载大型超空间引擎的关系,它们需要在本体近处作战,可能会让航母重归辅助舰种的地位—— 宇宙战是大舰巨炮的时代,这便是大克灵光一闪得出的结论。 除非未来的人类或者外星生物能够做到让每架舰载机都具备超空间跳跃的机动性和超远距离侦查的能力,还能以雅克的甜菜价量产…… “指挥官。现在转出投弹位置已经来不及了。” 加贺有些冰冷的提醒落入克里姆林耳中,也让他迅速把分散去加速思考的灵能重新凝聚起来。 “这次试探是我们栽了——但我们已经知道了对方的部分攻击方式!不要采取全部俯冲的姿态,剩余飞机散开,从其他方向切入尝试水平轰炸!能否命中无所谓!但要让对方分不出手脚来继续对塞壬舰队扩大损伤!” 大克做了一个牺牲剩余升空的舰载机来换取时间的决定。 他是用有生力量来换取时间和接近作战的“空间”,在战术上已经是十分被动了,但战争艺术上的差距让他只能如此。 “明白了。” 尽管很宝贝舰载机,但航母们还是迅速地把大克的命令贯彻了下去。 原本统一从单侧爬升的后续机队转为东、西和北侧三个方向的平直投弹,而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这次那些扭曲的拦截机就无法做到使用“黑云”一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血把妹王》 最新章节306 浴血奋战,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68/26851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