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 第一一三章 张爱玲的“太太万岁”的记忆

第一一三章 张爱玲的“太太万岁”的记忆(2/4)

上一页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此外,《太太万岁》的剧本里吃软饭的丈夫,冷面婆婆交际花骗子势利鬼,都是大都市里常见的众生相爱玲对这类人的喜怒哀乐了如指掌,所以写起来惟妙惟肖

张爱玲并没有肯定或否定影片中的女主角陈思珍的太太事业,因为这样的中国太太实在是太多了肯定或否定太太们的事业,便是肯定或否定一种生存状态爱玲将这种生存状态如实描摹出来,并再一次证实了她的文学观:“沉稳的平凡的人生才是永恒的”

这种观点张爱玲在关于影片的小品文《《太太万岁》题记》一文里充分地给予了阐明:

“中国女人向来是一结婚立刻由少女变为中年人,跳掉少妇这一个阶级陈思珍一结婚就已经有中年人的气质了,她跳掉了少妇这一阶段她最后得到了快乐的结局也并不怎么快乐;所谓“哀乐中年”,大概那意思就是他们的欢乐里面永远杂着一些辛酸,他们的悲哀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安慰的,我非常喜欢“浮世的悲哀”这几个字,但如果是“浮世的悲欢”那比“浮世的悲哀”其实更可悲,因为有一种苍茫变幻的感觉”张爱玲在这段话里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女人的命运

从她自己的影评里,我们可以看见张爱玲文字的后面一贯的苍凉背景,而作此篇文字时,也正是张爱玲在个人情感生活中已遇危机的时候,对此她更有了一己的切身体会,于是写来更加深刻逼真苍凉无奈并抒发了一段她很少抽象地谈生命与死亡的议论,成为这一时期张爱玲最为精彩的一段文学警句:

“出现在《太太万岁》的一些人物,他们所经历的都是注定了要被遗忘的泪与笑,连自己都要忘怀的就悠悠的生之负荷,大家分蹬,只这一点,就应当使人与人之间感到亲切罢?“死亡使一切人都平等”,但是为什么要等到死呢?生命本身不也使一切人都平等么?”

“人之一生,所要过的事,真正使他们惊心动魄的,不都是差不多的几件么?为什么偏要那样重视死亡呢?难道就因为死亡比较具有传奇性――而生活却显得琐碎,平凡?”

上面张爱玲的这两段文字,可以说是她最近一段时期的心理概括,也是她对人生更深的思考表面上看,她仍然关注着普通人的平凡平稳的生活,但从内心深处,却流露出她的人生苦闷和积极解脱的努力

写此剧本时,面对着时局莫测风云,张爱玲是茫然的她熟知的是旧时代的大家庭的生活,而眼前的变幻奇快的时代风云使她难卜吉凶她便一头扎进了烦琐细小的人生中,与众人共同承担“悠悠的生之负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最新章节第一一三章 张爱玲的“太太万岁”的记忆,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77/277540/122_2.html

上一页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