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但未必能合张爱玲的性情爱玲虽然有着极好的英语表达能力,但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以她作家的天性,对于这样枯燥刻板的研究工作也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因此她工作得既不愉快,成绩也不突出加之她把自己的工作时间都安排在晚上和夜里,别人下班她才像幽灵一般的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上班,以致研究中心的许多人都不知道新来的张爱玲是何时来何时去因此与同事们几乎毫无往来,也没有人知道她的才华和能力
张爱玲的助手陈少聪这样回忆说:“张先生自从来过陈世骧家两次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她出来应酬过陈先生和夫人再三邀请,她都婉拒了陈教授尽管热情好客,也不便勉强,只好偶尔以电话致候”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张爱玲终是不会做人的不过也许不是不会,或许就是不愿意还有张爱玲差不多就是一个“与月亮共进退”的人,白天极少出门,更不愿意见人
ffice(办公室)里一向分为两种人:一是做事的人,二是做人的人对于做事的人来说,做人是令他们为难而且不屑的事;而对于做人的人来说,做事则同样是令他们为难而且不能的事
可悲的是后者往往比前者事半功倍■人的人只要搞定了“人”,才不管会不会做“事”,他们的“事”只是投机取巧拍马逢迎拉帮结伙狐假虎威巧取豪夺勾心斗角栽赃陷害……这些,是做事的人看不懂也学不会的于是,他们只有逃离,回避,用消极的敬而远之,来自我保护
然而有些人,是即使你疏远他也会被得罪的比如上司倘若他认为你应该去亲近他而你没有,那么他便会感到受伤,这心思与恋人有一点相似
顶头上司陈世骧就是这样被得罪了陈世骧是冲着张爱玲的名气而雇用她的,自然是为了奇货可居而炫以友朋,然而张爱玲却拒绝被人当作“奇货”展览,岂不叫主人家背兴?
这一年,张爱玲49岁,将近“知天命”之年可是天不假年,人不逢时,却又奈何?
这一年,美国首都华盛顿及旧金山等地共计百万人参与反战游行,抗议尼克松政府侵越;这一年,美国发生了一件对于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有巨大影响的事
1969年7月20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第一步――那可是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里写了无数次赞美了无数次的月亮艾她曾对它寄予了多少梦想,如今终于要通过宇航员的眼睛与脚步帮她揭开那神秘的面纱了
那天下午,张爱玲站在加州圣保罗大街一根电线杆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最新章节第一七六章 张爱玲的“研究中心”的记忆,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77/277540/18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