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张爱玲在文学地位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更由于稳定经济来源的出现,张爱玲在1969年后再一次进入较为纯粹的文学写作与文学研究,这段时期,张爱玲的创作势头似乎又有了一些回升
1967年,她的英文小说《北地姻脂》由英国的凯赛尔出版社出版,然而销路并不好,一些评论也不是很友好爱玲不禁对自己曾经雄心勃勃的英文写作失去了信心,后来,她将这本书译成中文,名字为《怨女》
对于张爱玲的这些新的文学活动,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里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夏志清教授的研究,只局限于50年代以前的张爱玲,而在60年代及60年代以后,张爱玲仍然时有少量新作品问世,并且对旧作品有所修改提高比如《皇冠出版社》出版的《怨女》就是《金锁记》改编的《北地姻脂》,再由《北地姻脂》改编成现在的《怨女》;而《半生缘》就是《十八春》改编的尽管是同一作品,但这些作品跨度20年的时间,夏志清教授都没有来得及研究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金锁记》改为《怨女》的改写过程:关于这本书,张爱玲是非常的用心,是她计划用来“进攻”英语世界的一部倾心之作,当时在60年代断续用英文改写的,也用的是英文名字《北地姻脂》结果《北地姻脂》这部书没有成功,张爱玲只好将《北地姻脂》再度改译为中文《怨女》,在汉语世界出版
在这本书的前面,她原本想用“南朝金粉,北地姻脂”八个美丽的字词作卷首格言,但是又不知道出处,还专门请了她的新朋友当时在加州柏克莱大学任教的庄信正代为查找’信正费力查找一番,没有得到结果,但是在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中,庄信正发现有“南部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双魇”数句,与之有点关联
张爱玲考证后无奈,只得在篇首将这篇小说名字的出处解释为
o
a
lyseventhcentu
y(大约17世纪)♀部书就是张爱玲在一边照顾中风瘫痪的赖雅,一边在迈阿密大学做驻绪家时改写成的〈成后,她多方联系,后来由英国的凯赛尔出版社出版,但是英国的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不好后,这彻底打击了张爱玲此后用英文写作的信心年代后期,她开始全力以赴恢复用中文写作她将《北地姻脂》译为中文,取名《怨女》,完本后交给《皇冠出版社》的董事长平鑫涛出版了
我们知道《金锁记》是张爱玲40年代的名篇,当时《金锁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最新章节第一七七章 张爱玲的“怨女”的记忆,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77/27754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