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说:“那好办啊,你就在每次记录的开头加上‘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不就行了。”
为此,我们经常在佛经的开篇经常看见有‘如是我闻’这几个字(意思是我不是‘忽悠’你们滴),就是由此得来的。
我们知道佛陀嘛,要不断的坚持说法度化众生滴。但是我们也是知道他老人家也是个人啊,是人总要吃、喝、拉、撒和睡觉吧。那么接下来,小子就冒充一下导游兼记者,暂且带领大家来采访一下佛陀的工作、生活以及业余爱好等等。我们来看看这个让人无比敬仰的巨星,他老人家日常生活状况。
要说起我们现代人的一天的生活经历,由于个人爱好的广泛众多,有喜欢跳舞滴、唱歌滴、下棋滴、上网玩游戏滴等等等等,终归是林林总总、不一而论,可以用四个字一语概括——丰富多彩。那么在n多年以前,并没有电器存在的社会里,佛陀的一天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呢?
在我们平常的观念里,总认为佛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脚踩莲花,腾空而去。在金刚经里是这样记载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一开始就说到佛出去化缘,吃了饭,洗足已,收衣钵。佛不依靠人家,他自己把衣服、袈裟叠好;打水把钵子和脚洗干净,可见他老人家出去化缘,还是踩在泥巴地上,并没有踏在莲花上走路。
洗足已,敷座而坐,自己把位置摆好打坐。释迦牟尼佛的规矩,饭后打坐入定,坐到申时,大约下午三、四点。所以,所有佛经的对话都是下午三点以后的纪录。研究佛的戒律要仔细研究‘观佛三昧海经’,佛的生活,佛的教化,平常得很,不像我们后世把他塑造得头顶上放光,脚底下踩莲花,一天到晚放光,戴个电灯泡一样,多难受呢!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同学这个称呼不应该感觉奇怪哈,呵呵)‘次第乞已’这几个字。这些字是什么含义呢?就是说他老人家去化缘的时候,并不是挑肥拣瘦的。不是说张家的饭菜要好些,李家的饭菜要差点,就吃定了张家这种概念。
那么,这里面问题又来啦(中国古文精炼至极,佛经中又处处是话头,所以说头痛啊。还好在只是为了下文做铺垫,浅析一番,要是让小子专门来讲这些个东东,多半一会时间就被神经科疗养院的给请去度假去了)。这个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师》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三教浅析(二),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77/277592/13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