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就是,佛陀他老人家作为这么的一大教主居然还是亲自去乞食。并未出现如;老大,您的饭菜我给拿来了。您且吃着,今这饭菜味道很不错......这种场景。为此可得出结论,在我们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他老人家很不懂得享受。
这里边还有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佛陀他老人家为什么要亲力亲为、次第乞已呢?
答案就是,为了布施。
什么是布施呢?布施,即是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的含义。以现今的话语来说,就是为了给予大众好处。
估计有同学看到这里就看不下去了,心里犯了嘀咕:“不是有老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嘛。怎么你跑上门来要吃的,倒是成了给我个面子的事情了?这还反了你了!”
要解释这些疑问,就得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其习俗上边来追寻答案。
佛陀是提倡‘过午不食’(过了午时不吃饭)的。
据佛经上所说,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是佛、人道吃饭的时间,晚上是饿鬼吃饭的时间。
那么佛陀为什么要提倡‘过午不食’呢,难道说是看不起鬼道众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之所以提倡,是因为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食欲少,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轻安,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
三、易入禅定。
四、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脱,食欲必然净化故。
六、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皆依过午不食。
譬如说,英国人主张早餐吃得丰富,午餐马马虎虎,晚餐喝酒。美国人习惯晚餐吃得好,辛苦一天,晚上总要吃好一点,都有理由。中国人、印度人中餐要吃得好。不过,中国人不管了,三餐都要吃得好,而且消夜要更好。所以,中国人有很多毛病都是吃出来的。
再说古印度的乞食的制度,泰国还保存著。泰国信佛教的家庭,中午饭做好了,出家人没有来化缘以前,锅盖也不敢开;出家人来了,锅盖赶快打开,用勺子在饭锅中心挖起装上一碗,再把很好的菜给他装满。化缘的走了,自己才吃饭。
这些斋僧的人们为什么要如此恭敬出家人?这个问题隐含的元素极多,就说来话长了。
据佛经上说,如果你能恭敬供养‘佛’圣人,或者是已经证得阿罗汉、菩萨等等‘果位’的人时,你的所获福德多的不可思量。拿今天的话来说,像中了彩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师》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三教浅析(二),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77/277592/13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