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孔老夫子并非是光动动嘴皮子讲论些之乎者也吧?
你们以为老夫子就是整天吃饱饭没事做,常常去自助游巡回劝学,最后落得个身心疲惫、面目憔悴的可怜兮兮模样啊?
no、no、no、no
一个真正修道人应有的严肃态度,可是这样并不完全,他更有洒脱自在,怡然自得的一面。
究竟洒脱到什么程度呢,且听怀瑾先生讲解。
《道德经》上形容为,【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冰山雪块遇到暖和的天气就慢慢融化、散开,变成清流,普润大地。
【伊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也就是这层含义。
前句讲人格之庄严宽大,后句则是指胸襟气度的潇洒。
不但如此,一个修道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要非常厚道老实,朴实不夸。
为此,不要看到他人其貌不扬就心生轻视。这类人就像一块石头,虽然里面藏有一块上好宝玉,或者金刚钻一类的东西,但没有敲开以前,别人不晓得里面竟有无价之宝。表面看来,只是一个很粗陋的石块。或者有如一块沾满灰泥,其貌不扬的木头,殊不知把它外层的杂物一拨开来,便是一块可供雕刻的上等楠木,乃至更高贵、更难得的沉香木。若是不拨开来看,根本无法一窥究竟。
至于“旷兮其若谷”,则是比喻思想的豁达、空灵。修道有成的人,脑子是非常清明空灵的。如同山谷一样,空空洞洞,到山谷里一叫,就有回声,反应很灵敏。
为什么一个有智慧的人反应会那么灵敏?
因为他的心境永远保持在空灵无着之中。
像我们心境不空的这些人,便如庄子所言:“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意思是,整个心都被那些乱七,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意思是,颜渊感叹地说:“孔子看起来像一座山一样的伟大,巍巍峨峨。讲学风格又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滴,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又跑在后边。讲起话来,那真是谈笑幽默,和蔼可亲得很。他用广博的知识丰富我,用严肃的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是做不到。虽然已经竭尽了全力,这座珠穆朗玛峰还是在眼前耸立着,自己仍然觉得没有路径可以攀登上去。”
我们知道,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友情馈赠了孔子很多名号,诸如有【玄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师》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三章三教浅析(十七),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77/27759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