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口城外的港口之上,矗立着一处大营。>
这处大营中,屯扎的便是不久前抵达的两万汉军。>
这时在大营的主帐之中,两万汉军的主将关羽正在抚髯对着下首的糜旸言道:>
“子晟,果不出你所料,这猾虏无信,反复无常,竟然真就对质子一事有反悔之意。”>
在糜旸的首次采用之下,“猾虏”作为孙权的外号,已经被整体汉军所熟知,如今凡是汉军中不齿于孙权的将率,皆是用“猾虏”称呼孙权。>
糜旸在听完关羽所说之后,口中亦是言道:“孙权小人,素无信誉,乃是人尽皆知之事。”>
“加其狡猾,故而多加防范总是无错。”>
“只是令旸没想到的是,猾虏竟然妄想写信诓骗大王,真是惹人嗤笑。”>
糜旸的言语令关羽的脸色亦浮现了不屑的笑容。>
之前糜旸虽建议刘备为了防备孙权欺诈,故最好派遣大将,将孙登亲自接回。>
但那时汉水北岸的魏军并未完全退却,所以刘备为了稳妥起见,并没有马上安排关羽与糜旸率兵东下。>
刘备也没有将这件事告知诸葛瑾。>
而就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令刘备出乎意料的事。>
刘备本来只是顺手写了一封信,想询问一下孙权何时将孙登送来荆州。>
若是提前知道孙权送孙登的时间及交接地点,刘备亦好安排下一步的交接工作。>
结果令刘备没想到的是,孙权面对一封正常的来信询问,竟然连续发了两封回信。>
虽然孙权在信中言辞恳切,并隐约以当世名士孙邵与张昭的名声作保,但孙权的这番举动却让历经世事的刘备顿生警惕之心。>
本来糜旸的建议在刘备看来是有备无患,但在孙权暧昧不清的态度下,刘备几乎已经断定孙权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于是在近来汉水北岸的魏军已经退却的差不多后,刘备当即命关羽与糜旸率军进至夏口,以兵威让孙权交出孙登,让他不要妄想再做任何拖延。>
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发生在曹丕与孙权身上。>
当时孙权因为恐惧刘备东征,便遣使向曹丕求和,曹丕在答应孙权的求和后,就要求孙权遣子入朝为质。>
孙权嘴巴上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却一直在行拖延之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