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丧乱数十年以来,在世间留下姓名的人可谓是不可胜数。>
人一多自然就有高低之分。>
而世人又怎么评判谁人才高,谁人才低呢?>
若一人有光辉事迹的话,那自然是容易的很。>
只不过世上多的是还未在世间留下事迹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具体的评判人才能高低的标准在世人间开始流传。>
见人见事若只见一人一事,这便是寻常的人才。>
若能举一反三,独辟蹊径,这样的人才便可称为瑰宝。>
杨阜现在就已经隐隐有将姜维当做瑰宝看待的心思。>
能看出大魏可以借助成都内乱的时候,挑动益州的南中四郡造反,这一点已然不是寻常人可以做到。>
姜维却能在这一点上,进一步提出夺取汉中的设想,这更让杨阜感到意外与欣喜。>
这一点,他也未曾想到。>
只是单单有设想是不够的的,杨阜还需要姜维讲出相应的达到以上设想的具体方法。>
若有设想而没有具体办法,那就是纸上谈兵。>
想到此,杨阜暂时收敛起自己欣赏的目光,他先让姜维坐在身前。>
面对杨阜的邀请,姜维也不推脱。>
当姜维在杨阜身前坐下后,杨阜以刺史之尊亲自为姜维倒了一杯酒。>
杨阜将酒递到姜维的身前,看着姜维一饮而下。>
随后杨阜问姜维道:“君有何计惠顾?”>
杨阜以刺史之尊亲自为姜维斟酒,足以体现他对姜维的看重。>
这也是他对姜维那句“南中可用”的奖赏。>
只是接下来杨阜问的话,可是对姜维的一种考教了。>
杨阜的意思姜维当然懂,但是他却一点都不紧张。>
姜维只是一校尉,校尉与刺史的身份可谓是有云泥之别。>
寻常校尉若是遇到刺史亲自斟酒的情况,要么是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要么便是推辞不敢接受。>
但是姜维却与众不同,他很坦然的接过杨阜手中的酒饮了下来。>
他的这番行为充分体现了他敢做敢为的性格。>
当然姜维也知道,接下来杨阜对他的考教才是关键的。>
别看杨阜现在对他表现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四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