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曹真对刘晔的了解,他知道刘晔不会无端说这句话,所以他便问刘晔道:>
“侍中有何教我?”>
曹真的态度,颇为礼贤下士。>
曹真的态度让刘晔恍惚中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便是一手创立曹魏基业的魏武帝曹操。>
当年曹操对他也是这般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可在那谦恭的态度之后,曹操又有几次采纳了他的建言呢?>
回想起往事的刘晔情绪有些低沉,但他还是很快就回答曹真道:>
“军情二字,向来关乎大军死生大事。>
因军情之重要性,古往今来凡为名将者,没有不对这一点慎之又慎的。>
但又因军情之重要性,数百年来,多有善战者利用这一点大败敌军的。>
费耀大军至今未出斜谷,按他奏报中所说,乃是天气因素,可难道汉中的秋雨只在斜谷吗?>
骆谷道相比于斜谷道更加难行,可大将军却能在秋雨的阻挡之下,如期走出骆谷,这在于大将军身先士卒,不避艰难。>
想来费耀无大将军这番作为,否则彼之大军不至于到今日尚未走出斜谷。>
费耀乃大将军嫡系将领,尚会在奏报中有不尽不实,更何况糜旸乎?>
糜旸现今在兴势城中,乃是我军探子从汉军方面探来的,可这难道就一定会是真的吗?>
糜旸之才不下于古之名将,他是有可能故意释放出假消息,来迷惑我军的。”>
听到刘晔的分析之后,曹真认同的点点头。>
扪心自问,若他是糜旸,他也的确有可能会故意释放出一些假消息,来迷惑敌人的行动。>
可糜旸为何要这么做呢?>
曹真很快将心中的疑惑宣之于口。>
面对曹真的询问,刘晔看着脚下那广袤的平原言道:>
“梁州兵少,糜旸需防备之处又甚多。>
骆谷口与斜谷口又非险要之地,故而糜旸未曾在这两道谷口布下重兵阻挡我军。>
可这并非代表糜旸会对我军的到来无动于衷。>
汉中诸城中,唯兴势与南郑城防最坚,又因兴势之地理,糜旸在兴势布下重兵,晔并不奇怪。>
在兴势有重兵的情况下,糜旸若再释放出他身在兴势的消息,无论我朝何人引军,都必会率重兵围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三章 得陇望蜀 我要姜维,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