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知道刘封心中的想法,可他却不在意,他也不后悔当初的进言。>
其实诸葛亮又何曾不知道,单单论能力的话,刘封远在刘禅之上。>
诸葛亮之所以会建议刘备“弃封立禅”,并不是出于后世有些人所猜想的那般,怕刘封继位后他就无法独揽大权了,也不是由于他跟刘禅的关系更亲密。>
当初诸葛亮投效刘备的时候,刘禅只是一襁褓幼儿。>
在当世不满十岁的孩童,基本都不会引起大人的过多注意,因为当世孩童的夭折率太高了,这也是孩童十岁前皆有贱名的缘故。>
所以在诸葛亮投靠刘备的时候,刘封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人情上都是刘备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由于这个缘故,当年刘备也曾让诸葛亮教导过刘封一段时间,可就是有着这层经历,让诸葛亮看清了刘封的为人。>
刘封是有才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却有着两个令诸葛亮大感忧虑的地方。>
第一个方面便是刘封的性格。>
刘封虽有主见却刚愎自用,性情果敢却易燥易怒,这样的性格成为一方大将尚且不稳妥,又怎么能成为执掌一国命运的君王呢?>
有时候乱作为,比不作为更加贻患无穷。>
相反刘禅虽性情优柔,但他能懂得从善如流,礼贤下士,刘禅一旦成为帝王,要想做出多大的成就那自然是不可能,但在贤臣的辅佐下想犯下大错,那也难得很。>
两相比较,性情谨慎的诸葛亮当然属意于刘禅。>
至于另一个方面的缘由,则是诸葛亮不想刘备百年后,大汉陷入内乱中。>
刘封在法理上是刘备的继子不错,但他与刘备毫无血缘关系也是事实,这一点可能刘备不是太过在意,但刘封本人呢?>
血缘方面的天然欠缺,肯定会让刘封心有疑虑,这是人之常情。>
而刘禅法理上是刘备的嫡次子,但在血缘上是刘备的嫡长子,这就难免会引起野心者的追捧。>
纵算刘禅无与刘封夺位之心,但刘封在心中疑虑的影响下,登基后就不会对刘禅下手吗?>
甚至对那些在世的“弟弟”下手。>
毕竟对刘封来说,将世上与刘备真正有血缘关系的皇子尽皆清除,这才能让他的皇位永固。>
以刘封的秉性来说,诸葛亮担忧的很可能会成为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九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