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听到“科举”二字时,满宠的眼神中有着迷茫。>
可很快以他的见识,就对这二字有了大致的猜测。>
“科”有考教、查核的意思,至于“举”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下盛行的察举制。>
就算是九品中正制,本质上也是一种察举制度的创新。>
在心中分别拆解完二字的意思后,满宠心中不由的得出一个想法:>
“大将军是想建立一种,考试与察举并行的选拔士人制度?”>
满宠口中吐出的推测,让糜旸脸上的笑容愈盛。>
与满宠这名满天下的大名士讨论选官制度,就是能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共鸣。>
若说起科举制,可能许多后世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会是,这是始于隋唐时期的一种选拔人才制度。>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科举制最大的特点便是,通过国家举办的正规考试,来选拔国家需要的各级人才。>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在唐代以后,逐渐成为历代朝廷选拔人才的最主要途径。>
但这是唐代以后,世人对科举制的看法。>
其实在汉代之时,科举二字对世人来说也不陌生。>
毕竟字义就在那里,很多人很容易根据科举二字的字义,得出与满宠相同的理解。>
而对当世人来说,察举制自不必说,这一直是两汉四百年间主要的选拔人才制度,世人都熟悉的很。>
至于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对当世人来说却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上位者都有考教士人的习惯。>
“有何教我”这句话,难道真以为是上位者什么都不知道,必须要士人当他老师教他吗?>
这四个字无非体现着,上位者对士人的一种面试而已。>
及至当世,甚至不止上位者会考察士人,就连士人在入仕前,也会想着考察上位者。>
“君择臣,臣亦择君”,便是这社会现象的最佳体现。>
从以上的情况可知,其实在汉代,通过考教选拔人才一事,是符合当世人的普世观念的。>
故而满宠这个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在听到“科举”二字后,没有大感迷惑,也没有勃然大怒,觉得糜旸是要挥动锄头,开始掘世家的根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五百五十六章 以利驱动 改天换地,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80/28089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