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国丧(1/2)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第270章国丧

“为何?”嬴政看着眼前的几人脸上略显不满。

“臣认为,亲征有三不可。其一,陛下乃是秦国核心,咸阳乃是秦国中心,二者皆在则国家平稳,稍有一动则国不稳定。其二,敌军纵然破了武关,但最多数万贼寇,我关中之地还有不下四十万精锐将士。纵然敌军以一当十,我军也可一战。其三,六国复辟势力躲在暗中,陛下若是离开咸阳,难保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况且陛下不是让公子先行回来嘛!可由公子代为领兵出战。”

赢刚虽然年轻,但在很多朝臣的心中,他俨然就是秦国的救火队友。

虽然秦国过去已经许久没有公子监军的先例,自扶苏开始,嬴政便再次恢复了这个旧制。

可事与愿违,扶苏忽然的背叛让嬴政心中一沉。

自己的儿子也不和自己心贴心,整个朝堂自己还能信任谁?

“陛下,蒙毅大人说的很对,还望陛下采纳。”

嬴政无奈的点点头,身上的气势也随之散去,看着眼前的几人道:“罢了,罢了,既然如此,先召杨端和、赵佗、任嚣三人前来。”

郑伦快速去传旨,纵然已经入夜,但皇帝陛下急召他们岂敢不来。

不多时,三人便纷纷来到章台宫面见皇帝。

“参见陛下!”

嬴政看着眼前的三人,直接斩钉截铁的说道:“想必你们也都听说了楚军犯境的消息,朕决议让赢刚挂帅,但在他归来之前,朕打算让你们三人暂时去蓝田大营统兵,暂时阻挡来犯之楚军。”

杨端和三人闻言顿时一愣。

楚国打到关中来了?

但他们也深知此刻不是说话的时候,纷纷领命退了出去。

武关,北连商於,南接南郡,是卡在楚国和秦国之间的咽喉位置。

函谷关以西的关中之地包括大秦,一直以来都被中原诸国认为是西夷之地,言辞间从不缺乏鄙夷之意,哪怕后来大秦已经是七国之中最为强大的存在,虽然畏惧,但这种鄙夷仍一直存在在中原诸国的心中。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各诸侯国热衷于权力争夺,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被道教尊为教祖的老子对周室失望透顶,于是决定辞官西行。

函谷关令尹喜遥见紫气东来,果然数日之后老子骑牛而至。

自从老秦部族立为诸侯国,多少年来,这函谷关就是秦国的国命之门。

有函谷关在手,老秦人就坦然自若,诸般不惧。丢失函谷关,关中之地秦人就象袒露胸口迎着敌人的长矛利剑一般,举国紧张不安。

而武关,作为秦国南大门,之前一直都没有体现出价值。

但最后一次诸侯联军进攻,魏军从武关一下子直入关中,离着咸阳也都是数十里距离。也才让秦国对武关的重视程度也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骑着黑电一身黑色软甲、披着黑金夹织披风的嬴政回首就看到了远处群山之间突兀出现的直刺苍穹的雄伟高大城墙!

嬴政已经算是轻车简从了,皇帝仪仗之类的东西统统都没有要,但是加上随行护卫的六千余人,还有接到嬴政诏令赶来的赢氏宗族子弟、王氏一族子弟统共也有近一万余人。

众文武阻拦下,他没有办法亲征,只能在咸阳城外借着为王翦发丧机会鼓舞人心。

不为别的,只为在这里纪念已经为国捐躯的王翦。

曾几何时,魏国数十万联军杀入关中,咸阳岌岌可危,正是王翦成功阻断敌军,这才将一场危机化解。

如今,旧人已去,秦国却面临一样的难题,嬴政的心情格外沉重。

所以皇帝出行,虽然嬴政省却必要的繁琐仪仗,但是依然是旌旗招展,随着嬴政的大队前行,驰道两边开始摆放无边无际的祭品香案。飘动着瑟瑟相连的白布长幡。

大道两边一路追随嬴政大队人马而至。原本并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肯定王翦是否真正殉国、大秦是否真正被项羽打败的各色人等此刻无不悚然一惊!

虽然强敌就在前方,但随着大队而来的各色平民、游商亦或是有些许别样心思的人等已经累积至二十余万人之多。

数十万人拥挤在道路两边,若是有心人推动一不小心就将酿成大患。

但这些人都极其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沉重。

在大道中央是一架简易的马车,杨熊并十七个卫卒都尉护卫着马车上那座简易却不失庄重的灵柩!灵柩中是武城侯、大将军王翦被冰块包裹起来的躯骸!

辛胜亲手持一杆三丈高的迎风猎猎的黑色大纛,旗上一行白色大字“武城侯王翦”,在这黑色大纛中央四个斗大的白字――“魂归故土”

大道两边的两只军队虽然铠甲有所不同,但是有两点相同,一是两只军队大多数的兵卒手中都抱着一只或者两只墨黑的陶罐。

还一点相同之处是两只军队驹白幡遍野,身披缟素。

嬴政翻身下马,肃然道!说着解下身上的黑金披风,伸手接过侍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开局辅佐祖龙,成为天下公敌》 最新章节第270章 国丧,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96/29623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