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心中存有议和之意,这才正式召见荆轲。朝堂之上出言责燕,不过是打压一下荆轲,也好为和谈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而已。
但荆轲侃侃而谈,说的理直气壮,嬴政心里也是赞许,暗道:“所谓不辱使命,斯人之谓也。”
赞许是赞许,但绝没有使臣一番话,就拱手想让的道理。况且各国之间谁有错在先,本就是糊涂账,其中自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李斯、冯去疾等文臣策士,当即出列,与荆轲争辩。
以一对多,荆轲还真不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丝毫没落了下风。嬴政看荆轲言语风度,皆大为可观,心中甚是喜之。
大王政笑道:“荆卿舌辩之能,足称大才。也罢,燕既有议和之心,过往之事暂不论也罢。”
这些是非曲直,原不过是个引子,荆轲心里也很清楚,就算说的诸臣哑口无言,那谈不成和议也就都是空话,只是他不能失了使臣的本分,任秦人指责罢了。嬴政这样说,荆轲朗声笑道:“大王英明,两国既有意和好,徒做口舌之争无益。”
说是口舌之争无益,但荆轲也不肯示弱,承认单是燕国有议和之心,回答之中,换成两国有意和好之辞。仍是悄悄的驳了大王嬴政一句。
嬴政看荆轲在下执礼甚恭,但言语之中仍是丝毫不让,不由一笑,也不在计较,吩咐昌平君负责和荆轲商议两国盟和之事。
昌平君领旨。荆轲见今日之事已完,也当即行礼退出。静等昌平君安排。
待过了午时,昌平君派人来请荆轲过府,荆轲带了随来宾客,乘了车马赶到昌平君府中。
这一次有昌平君府之人引领,那些门吏又是吃过荆轲亏的,自然以礼待之,不敢有所怠慢。长史将荆轲迎进府中,昌平君站在廊下庭院中相应,彼此见礼寒暄,至于前日之事,都当成不曾发生过一样,谁都不提。
太子丹在秦的最后那一年,和昌平君往来甚密,虽然彼此防备,并无深交,但面子上可很是亲近,荆轲见了昌平君,先代太子问了安好,奉上礼物,其中更有良马十匹,乃是特地为昌平君所备。
昌平君谢过,请荆轲上堂,分宾主坐下,商议盟和细节。
两国盟和,要是一方绝对占了上风,予取予求,那谈起来也快,偏偏想如今这样,彼此僵持不下,那绝对都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谈起来甚是艰难。
比如昌平君就提出,这次燕赵出兵攻秦,获得上党和太原之地数城,既然燕赵有意盟和,那应该表示诚意,将本次所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斩秦》 最新章节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尔反尔?,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46/46467/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