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力量,超然于诸侯之上,那时的燕国,一定会是诸侯更大的威胁。
然燕国独大,绝对不是诸侯所希望的。
对于三晋来讲,诸侯数强并存,竞相拉拢三晋,三国左右逢源,那才是三国最好的自保之道。
而楚国目前虽弱,被秦国打的屡次迁都躲避,但这数百年来,楚国一直是以大国自居的,从来没有放弃过争霸诸侯,问鼎中原的梦想。
秦国的衰弱,楚国一定会趁机捞取不少的便宜,国势得到一定的复兴。
燕国和楚国又相隔甚远,如果诸侯合力抗燕,以防止燕国的并吞,或者消弱秦国,以保持都燕国的一个威胁和压力,那一定是楚国所乐意看到的。
至于齐国更不用说,齐国数十年不战,休养生息,当初还不是被燕国给打的差点断了气。
燕国要彻底谋秦,那肯定是齐国所不希望看到的。
诸侯合力抗秦,齐国或许只是暗中和秦眉来眼去的,明面上两不相帮,但燕国要带头灭掉秦国,齐国考虑到齐燕之仇,考虑的燕国强大后对齐国的态度,一定会在诸侯灭秦的时候乱掺和,让燕国不能达到目的的。
所以说,强霸诸胡易,独雄于诸侯难,至于并吞天下更难。
太子丹听了,也是频频点头。
并吞天下,确实是不容易,要比一时霸业难的多了。
就以秦国而论,在秦昭王之前,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历经三代君王几十年的发展,从来没有遇到过太大的挫折。
别说商鞅被杀这小小的夺权之争,就是秦武王死后,昭王兄弟争立,内部数年间乱糟糟的,诸侯在秦国身上,都没与占到什么便宜。
这并不是秦国之力强于现在,而是当时诸侯没有一个能看到秦国会成为自己生存的威胁,即便败于秦,也不过是割地求和罢了,大不了下次再打回来,或者转而去欺负一下比自己更弱的,不顺眼的,补回自己的损失罢了。
就是合纵,也是为了一时之需,而不是什么长久的重大选择。
但到了穰侯魏冉和武安君白起崛起以后,尤其是范雎入秦为相之后,诸侯中的明白人才渐渐感到不妙。
比如秦赵上党大战,持续三年,诸侯并无一国相助赵国。
这里面虽然有秦国对诸侯的恐吓威吓之外,更重要的是
诸侯认为,这就是秦赵之间的大事罢了,和自己切身利益关系不大。不观胜败如何,对于自己的国家,并没与根本性的影响。或者能两败俱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斩秦》 最新章节第七百七十九章 重臣轻君,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46/46467/38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