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谁也受不了,何况王莽根本就不是人。
王莽就像被打到了七寸,极为恼怒,立即安排把他打入诏狱,给他安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打算找机会砍了他。
后来,可能是反抗王莽、王莽要灭的人实在太多,官府顾不得杀他,他被大赦出狱。
一出来,他就与同乡郑敬一起南逃,来到苍梧(今广西梧州)。
不久,也就是公元2年,郅恽辗转来到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很不得意,百无聊赖。
正巧,刘秀的积弩将军陈俊正在这儿用兵,准备收复扬州(治今安徽和县)。
陈俊早就听郅恽有真才实学,自己正值用人之际,便礼聘他,任命他做自己的将兵长史,帮助自己打理军政事务。
(俊素闻恽名,乃礼请之,上为将兵长史,授以军政。)
干工作当然是郅老师的强项。
他欣然受命,一到任便制定军规,用制度管人,来整肃军纪。
应该,他看得很准,抓住了本职工作的关键环节:整肃军队,赢取支持。
在这个谁的拳头硬谁了算的年代,五花八门的部队打来打去,而谁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谁就会有用之不竭的战斗力。
很显然,谁有良好的作风和纪律,谁爱惜老百姓,老百姓就拥护谁、支持谁。
在陈俊的大力支持下,郅老师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整肃军纪、关爱百姓的措施,部队的形象和战斗力大大提升,老百姓给予极大的支持。
当然,他们打起仗来,也就所向披靡。
(百姓悦服,所向皆下。)
关于郅老师治军的更多的东西,我们暂时就不多了,这儿想请大家了解的是:这确实是一个德才兼备、武兼修,一心想报国、有点阳光就灿烂的人,一个很有棱角的人。
4年后,陈俊凯旋,班师回京城,专门上书朝廷,为郅恽请功。
在当时,以军功做官、升迁,是很时髦的事儿,但郅老师显然对这很不感冒。
他可能觉得,靠在战场上砍人来谋取功名,应该是件很耻辱的事儿,至少是不光彩的,就干脆告辞回家乡了。
(恽耻以军功取位,遂辞归乡里。)
这就是郅老师,如果他这次跟着陈俊进京做官,也就不是传中的郅老师了!
此后,郅老师帮朋友砍过仇人,当然砍后就投案自首了;也应汝南太守欧阳歙的邀请出任过太守助理(功曹),不久就因为自己不能、也不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秀君临天下》 最新章节138、 郅老师,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49/49367/13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