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老师一生坎坷、特立独行,我们缺少他青少年时代的资料,只知道他早年就是个愤青。[书库][].[4][].[]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月不可考,但据推算可能跟刘秀年岁差不多,因为当年王莽横行、刘秀读大学时,他也是个典型的怀才不遇的知识青年。
我们虽然不能考据郅老师的“贵庚”,但他个性突出,所经之处还是很引人注目、留下不少传的。
郅老师少年时就胸怀大志,酷爱读书学习,经常手不释卷,对西汉博士韩婴的《韩诗》、严彭祖的《严氏春秋》,以及天历法造诣都很深。
同时,他的品行也颇受人好评。
年仅12岁时,老妈过世,他就以超过礼制的孝行来表达哀思。
(年十二失母,居丧过礼。)
但是,史家们,真正让郅老师青史留名的,更多的还是他的为人耿直,和直言敢谏。
我们对此表示赞同。
同时,我们还认为,郅老师绝不仅仅是耿直敢谏,他的这种敢别人不敢的、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是建立在他的水平的基础上的。
简单地吧,郅老师理论水平极高,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人生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而且他想到的就敢出来、也敢做出来。
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一个人中的“猛人”!
当年王莽横行时,满腹经纶的郅老师就经常跟朋友感慨世道混蛋、民生艰难,企盼着能有仁人志士出现,来顺应历史潮流,力挽狂澜、建功立业。
(如有顺天发策者,必成大功。)
当然,郅老师本人也跃跃欲试。
听时任颍川郡太守逯并喜欢招贤纳士,他前去毛遂自荐。
不过,逯太守并不是什么有雄才大略的主儿,也不怎么识货,接受了他,只是让他在衙门里打打杂。
郅老师很恼火,大声斥责逯太守,自己本来具备姜子牙、管仲的才华,是可以建功立业的,从没听过有谁让姜子牙、管仲在衙门里打杂的!
(未闻师相仲父,而可为吏位也。)
他发了一通脾气,扬长而去。
在颍川惹了一肚子气,郅老师依然豪情万丈,又来到都城长安,直接向王莽上书。
他的这次上书也是一篇奇,理直气壮、引经据典、言辞铿锵。
他,王莽应该停止祸害老百姓,把天下还给姓刘的。
郅老师这样的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秀君临天下》 最新章节138、 郅老师,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49/4936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