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家吃饭喝酒。
无论在哪个朝代,帝国一哥老是到家里来喝酒,主人肯定荣耀无比。
要是一哥还带着领导班子来,那就更不要了。
(帝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宴饮。)
几年后,郭圣通的老妈逝世,刘秀安排得极为隆重。
他不仅亲自参加葬礼,还参加送葬的全过程,并要求朝廷领导班子都来参加。
这还不够,他郑重地派出专门使者,把郭昌的灵柩迎来,让老两口合葬。
同时,他追赠郭昌为阳安侯,谥节侯。
(后母郭主薨,帝亲临哀送葬,百官大会,遣使者迎昌丧柩,与主合葬,追赠昌阳安侯印绶,谥曰思侯。)
大家注意,刘秀对这个老丈人的追封,是费了一番脑筋的。
刘秀在从郭圣通那儿拿去皇后位子的时候,加封她的弟弟、也是郭昌的儿子郭况为阳安侯,这是公元41年的事儿。
追赠郭昌是在公元50年,也就是在加封郭况9年之后。
这样,刘秀把阳安侯的爵位先拿给儿子、后来又以追赠的形式给老子,实际上绕了个大弯子,不仅完成了对老郭家爷儿俩的册封,而且通过对并无尺寸之功的老郭谥以“思侯
”,也给足了郭家面子。
这些都发生在刘秀登基多年之后,过程长达9年,反应了刘秀的复杂心情。
总而言之,刘秀在把皇后之位从郭圣通那儿拿给阴丽华以后,对阴家的万千宠爱自不必,对郭家也是厚待有加,力求平衡。
(礼待阴、郭,每事必均。)
不好意思,话到这儿,我还想提醒大家注意,刘秀在对待阴、郭两家时虽然力求“每事必均”,但事实上差距还是很大的。
只是这种巨大的差距,才真正表现出刘秀到底对阴、郭两家谁更好,才最能体现出刘秀的战略意图。
这种巨大的差距源自刘秀,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刘秀从易后时开始剥夺郭家的权力,而一直试图把帝国的核心权力交给阴家兄弟。
大家不妨看看,刘秀在“毫不吝啬”地给郭家兄弟爵位的时候,实际上对他们明升暗降。
郭况早年就在朝廷听差(黄门侍郎),年纪轻轻的就封了侯。后来,他也一度掌管了一点儿兵权(城门校尉)。
但刘秀一再提升他的地位、加大他的封地的同时,把实权逐步从他手里拿走。后来,干脆让他在朝廷干迎来送往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秀君临天下》 最新章节139、 善待和敲打,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49/49367/14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