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都竖了起来,伊尔根觉罗氏是他的侧福晋,七子阿巴泰的生母:“你说的可是实情?”
何和礼忙道:“奴才不敢欺瞒大汗!”
努尔哈赤的脸顿时就冷了下来:“好!好!好个逆子!”
原本褚英死后,代善就成了努尔哈赤的长子,努尔哈赤也一直将代善当作了接班人来培养,再加上起兵之后,代善的功勋卓著,努尔哈赤更是欣喜,原打算,等到攻下辽阳,稳定住局面之后,就把军国大事都直接交给代善处理,没想到居然出了这等事。
历史上,努尔哈赤也确实有意传位代善,更有甚者,努尔哈赤还曾表示过,等他百年以后,还要把大妃和年幼的几个儿子都交给代善来照顾,隐然已有托孤之意。
和此时何和礼进谗言,让努尔哈赤恼了代善一样,历史上努尔哈赤和代善,这对父子的亲密关系,也一样没有保持多久,便开始走向破裂。
历史上代善失宠,就是在萨尔浒大战过后的一年,也就是后金天命五年,努尔哈赤的一个后宫小妃叫代因扎,突然向努尔哈赤告发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有暧昧关系。
同时还检举说阿巴亥本人两三次给代善、皇太极送饭吃,代善每一次都接受并且吃了,皇太极没有吃。
平时,大妃浓妆艳抹的跟代善眉来眼去,众人敢怒不敢言。这件事无疑给褚英死后本已略微平静的后金国政坛的水面上投去巨石,其引发的波澜不言而喻。
从代因扎告发的内容看,比较有点实质性的就是送饭这件事。代因扎说阿巴亥给代善送了两三次饭,代善都吃了,但是皇太极就没有吃。
阿巴亥虽然比代善年轻,可名位是代善的母妃,也就是所谓的长辈,她送给代善的饭菜,代善不推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古人说:“长者赐,不敢辞。”
女真人未必有这么文绉绉的讲究,但尊礼长辈的习俗想来应该有相通的地方。况且那时后金政权草创,很多规章制度都没有完备,母妃和嗣子之间如何回避也没有明文的规定,特别是努尔哈赤明确表示过他身后大妃和幼子都交给代善照顾,仅此一点就说明在后金政权的上层还没有一个十分界限分明的回避制度,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托孤之际还没有哪一位把自己的女人也一并托付给储君的。
而且,既然努尔哈赤有过这样的决定,那么阿巴亥与代善之间有这么一个送饭的情节又有何妨?
怎么就能因此上升到关系暧昧的境地呢?
代善素有“仁孝、宽厚”的名声,他尽管身为“储君”,掌握了部分国政,可真要说他因此狂妄到在生父还在位就和母妃暗渡陈仓,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好色能够解释得了的,简直就是糊涂虫,况且代善当时已经属于很受乃父宠信的第二号人物,而取得这样的地位本身和大妃没有任何关系。
再者,努尔哈赤执政时期,没有史料显示过阿巴亥在用人行政上面对努尔哈赤有过什么具体的影响,代善如此暴露行迹地和庶母发生这么惹人注目的关系其目的何在?
更需要注意的是,阿巴亥送饭不仅送给代善一人,同时也送给皇太极,且次数雷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然而内在的荣宠却大不相同。
代善是褚英时代就被努尔哈赤看重的潜在的种子选手,皇太极更是被称之为爱如心肝的宠儿,生母又是努尔哈赤的正室。
从出身看,他们都是努尔哈赤的嫡出。这和阿敏、莽古尔泰不可同日而语,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因为舒尔哈齐事件,他已经不可能跻身储君的角逐行列之中,莽古尔泰的生母富察氏衮代在《清史稿》中明确记载的身份是继妃,而且富察氏是被莽古尔泰亲手杀掉的,这么一个下场的悲剧人物哪里有皇后的资格呢?
可见,在四大贝勒中,最有资格获得努尔哈赤完全信赖,并可能托以重任的只能在代善、皇太极中产生,后来事实的发展也的确如此。
所以,阿巴亥送饭的时候才不能厚此薄彼,只能一并送去。换个角度看,如果阿巴亥真的可能与代善有染的话,那么她又何必再给皇太极送饭呢?这岂不是多此一举?
再者说来,如果代因扎所举报的这些个事实是她自己听到的而非他人授意的话,至少说明阿巴亥给代善送饭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这和一般意义上的偷情的定义严重不符。
所以,阿巴亥给代善、皇太极送饭的本来背景就是要表达一个母妃对两位受到可汗宠爱的儿子的善意。
其他讦告的内容包括阿巴亥与代善的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杀明》 最新章节第第十三章,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9/9804/256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