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眼去、派人去代善家中等等,都属于捕风捉影的“莫须有”,像阿巴亥和代善之间眉目传情,别人怎么会捕捉得如此细致?
而且当时努尔哈赤以及众多亲贵也都在场,那种条件下,二人如此公开调情,已经近乎荒唐了。而最为直接说明这起“桃色风波”属于诬陷的例证就是一年多以后,阿巴亥再度被立为大妃,如果阿巴亥真的和代善有染、对努尔哈赤不忠、做出这种乱伦的行为的话,那么努尔哈赤何以很快就健忘若此呢?而他又如何解释这一古怪的行为呢?
就算是阿巴亥不是因为“桃色事件”获罪,而是所谓的“窝藏财物”,那么继妃富察氏衮代呢?衮代同样也是这类的罪名,可一朝被废很快就被亲生儿子杀掉,努尔哈赤也不闻不问,说明衮代已经在努尔哈赤心目中毫无地位可言。
阿巴亥和衮代两个女人,同样罪名却有着如此天壤之别的待遇,只能证明努尔哈赤对阿巴亥并没有情断义绝,而之所以还对阿巴亥有着一定的感情则不全是因为三个幼子的缘故,因为如果仅仅是幼子的缘由,努尔哈赤也没有必要重立阿巴亥为大妃。这样矫枉过正的做法说到底还是一点,那就是所谓的代善、阿巴亥之间的“暧昧关系”只能是子虚乌有。
代因扎不过是努尔哈赤后宫的一个庶妃,却能积极告发非常得宠的大妃,而且用不能完全落实的所谓的根据进行攀扯,以至于勾连到正处于接班人位置的大贝勒代善,这显然已经不是一起简单的举报事件了。
代因扎对于阿巴亥乃至代善
既不会是义愤填膺,也不可能是争风吃醋。因为代因扎并没有任何见宠于努尔哈赤的记录,而且名微势弱,就算是和阿巴亥之间为了争宠,也不见得一定要牵扯到代善,况且代因扎的举报中实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足以致阿巴亥、代善于死地,一旦他们反过手来,以代因扎的地位除开一死还有什么选择吗?女真贵族向来不惮于用杀妻来洗刷自己,努尔哈赤及其子孙们的杀妻记录斑斑可考,所以,代因扎的告发背后一定有强大的政治目的。
当时觊觎代善地位的主要是皇太极和莽古尔泰,而送饭这件事当事人之一就是皇太极,自从褚英死后,皇太极进一步谋求储位的行动已经逐渐半公开化。从他此前积极构陷褚英的一系列举动来看,此次代因扎的举报应该和他有直接的关系。而且随着这件告发事件的深入,皇太极很快会同阿敏、莽古尔泰站出来给代因扎帮腔,并且证明“实有其事”,这里面阿敏只不过是一个陪衬,因为代善倒与不倒,储位都与他无缘。倒是莽古尔泰因为齿序的原因,代善一倒,他自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在这件事上的动作几乎到了图穷匕见的境地。皇太极虽然比较莽古尔泰更为热衷,表面上却并不显露,还一度装作不敢指责代善,进而遭到乃父的训斥。
对于暴露出来的这桩“丑闻”,努尔哈赤比谁都要清楚,尽管他在愤怒之间说出要对大妃处以极刑的话,可这并不等于他真的想这么做,而且他对代善是不是就像大家告发作证的那样不堪,也不怎么深信。
不过,这件事本身倒是一个借此削弱代善声望、威名和权位的很好的机会。努尔哈赤尽管与代善之间维持了四五年光景的看似和睦的关系,但这不等于就对代善特别放心,而且随着代善主持部分国政以来权力渐渐集中,自然令努尔哈赤心中不快,皇太极、莽古尔泰等人正是看中了这点才敢对代善间接发难,用阿巴亥作为幌子将矛头直指储位。可能是鉴于舒尔哈齐、褚英的教训,这一次努尔哈赤还不准备把代善直接拿下,便用窃藏财物的罪名处罚了大妃阿巴亥,而代善的问题却没有完全触及。这起风波很快在努尔哈赤的压制下平息下去,但给女真贵族内部投下的阴影无疑是巨大的。
当然,代善的桃色事件,也未必就是空穴来风,一向生性多疑的努尔哈赤,也未必就真的完全不相信。
毕竟阿巴亥当上大妃的时候十四岁,努尔哈赤五十五岁。在当时来说,老努的岁数基本已经算土埋到脖子了,可小阿正是青春年少的好时候,随着努尔哈赤的年龄越来越大,阿巴亥自然也要开始考虑给自己找条退路的问题。
一般像这种事,女人的退路无非两种。一种是弄点财产,一种是再找个男人。
阿巴亥不存在财产问题,人家不差钱儿。
那就只有找个男人。
根据阿巴亥自己观察,最有可能接老努班的有两位:大阿哥代善和八阿哥皇太极。虽说这两人都是阿巴亥儿子辈儿的,但按当时女真的风俗,爹死了儿子娶后妈,基本不是问题。
老代有先天的优势,自从褚英死了之后,他就是老大,论资排辈也应该是他当大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杀明》 最新章节第第十三章,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9/9804/256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