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公司总裁吴性栽;5.也有她不曾谋面却对她异常看重的中共文坛元老级人物夏衍♀也算是朋友,另外一种朋友其实所有这些人都是张爱玲的好朋友
此前张爱玲与桑弧本来计划三度携手合作,拍摄张爱玲的长篇小说改编电影《金锁记》,然而由于时局动荡,终究未能如愿然而不管怎么说,“叔红”是可谓桑弧的“变身”,是与张爱玲秘密交往的一个见证他这样积极地推崇《十八春》,除了视张爱玲为知己的缘故外,或许抱着借此再度合作的心愿也未可知吧?
我们这里不得不插上一段几十年来,桑弧对自己和张爱玲的往事一直讳莫如深,只字不提,不知先后有多少记者学者“张迷”去采访过他,询问过他,然而他只是回答:“年数已久,不记得了”
张爱玲的“张学”研究者陈子善教授曾向柯灵询问桑弧愿不愿意谈谈他跟张爱玲的一些往事,柯灵认为桑弧什么也不会说的世纪90年代初期,陈子善终于有机会与桑弧面谈,果然桑弧在对待张爱玲的事情上很是小心,未容陈子善多说,桑弧便连连表示对以前的事情不记得了陈子善还不甘心,他与桑弧的儿子李亦中原先是华中师大的同事,李亦中对他的父亲桑弧与张爱玲交往的事一无所知
1995年,桑弧撰写长篇回忆文章《回顾我的从影道路》,分四期在《当代电影》上开始连载,虽然避不开张爱玲三个字,却着墨很少,她的名字只是一带而过,而关于张爱玲参与过的电影编剧《哀乐中年》,桑弧更是连她的名字也没有提
张爱玲后来在香港结识好友宋淇曾说过,《哀乐中年》有张爱玲的笔触宋淇更深的说:“张爱玲的,桑弧是写不出来,桑弧没有那个灵气我问过张爱玲,她说你不要提,你不要提她大概和桑弧有相当的感情,是帮桑弧的忙”(注:touch格调风格笔触润色)
张爱玲逝世后,桑弧也并没有写什么悼念和回忆性的文章
然而我倒觉得这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最高敬意,不是夸夸其谈,而是缄默如金――只把张爱玲放在自己的心坎上,绝不轻易于口,轻示于人,免得被涂抹,免得弄到最后变成面目全非
这也像张爱玲自己的作风,她也从不在文字里正面描写她的男人或她最爱的人她写过追悼胡适的文章,却没有写过悼念母亲的文章――那是她私心里最珍贵的记忆,不要与人分享它
我向来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懂得在什么时候沉默――不过,这对我们这些八卦的俗人来说,也着实是一个遗憾,谁叫我们这样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最新章节第一三三章 张爱玲的“痛苦抉择”的记忆,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277/277540/14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