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邓子龙奉命进入黔任武靖参将,一举平定了“五开兵变”,威名传播大江南北。
万历十一年,缅甸东吁王朝在统一全缅以后,不断发动侵袭中国云南边境的战争,蚕食中国领土。在云南巡抚刘世曾和巡按董裕的请求下,万历皇帝命令邓子龙率军三千驰援云南。
邓子龙到达云南前线以后,积极进行防御作战,先后取得了姚关偃草坡、攀枝花、湾甸、耿马三尖山等战斗的胜利,并配合随后到达的刘部乘胜追击,长驱而入,攻下缅甸副都阿瓦,沉重打击了缅甸侵略者的气焰。
邓子龙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在云南边境指挥了多次御缅战斗,使缅甸侵略者不敢越边境一步,为巩固边疆、建设国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很快占领朝鲜全境,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明朝政府派出援兵进行干预,并将日军击退压缩在沿海一线。
为了给日军致以沉重打击,明朝政府决定组建海军,并由已解甲归田的老将邓子龙出任明朝水师副总兵,率领中国水师援朝抗倭。
在历史上进行的露梁海战中,这位年近古稀的老将与朝鲜民族英雄、水师统制使李舜臣不幸阵亡,壮烈牺牲。
李如楠之所以对邓子龙恶语相向,也是事出有因,那就是邓子龙救过野猪皮的命,也因为这件事,在历史上邓子龙成为整个清代皇室顶礼膜拜的保护神。
邓子龙与努尔哈赤是什么关系?
邓子龙是一个汉族将领,为什么成为满族皇室崇敬的对象?
历史上,努尔哈赤欲起兵攻明,经常亲自微服到辽东一带侦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努尔哈赤被一支派往朝鲜的过路明军抓获,交给了开赴抗倭前线的副总兵邓子龙。
努尔哈赤过人的胆识,深受邓子龙的赞赏。邓子龙便放走了这位后来开创了一个新王朝的开国大帝。
为了报恩,努尔哈赤为在朝鲜阵亡的邓子龙立了庙,并把邓子龙的神位放入了清室最重要的圣殿“堂子”中祭祀,随着堂子迁往北京,邓子龙的神像一直在尚锡神亭中安放,直到清末,所以堂子又称“邓将军庙”。
《清朝野史大观》中有一则《迎祭邓将军》,写的就是顺治帝出东直门迎邓将军神位于大内供奉,顺治帝对如此大张旗鼓迎奉一位前朝将领感到大惑不解,便问手下大臣谁知道这个邓将军是何许人也。一位近臣说,这位邓将军,就是万历年间援朝殉难的副将邓子龙。
后世庚子事变,慈禧太后下令荣禄进攻东交民巷各国使馆,私下与联军保持关系的荣禄不想得罪列强,就找了一个绝好的借口:清廷的堂子就在御河桥东交民巷使馆区,若炮击使馆,势必危及堂子的安全,堂子中有清室视为保护神的邓子龙的庙宇。
荣禄正是利用皇室对邓子龙的敬畏心理,达到了避战目的,果然,慈禧放弃了炮轰之举。由此可见,邓子龙在当时对皇室影响之大。
前世,李如楠只把这件事当成了野史传说,可谁知道这件事居然是真实发生了,就在去年,刘千里就探查到,邓子龙确实抓住了窥探大明军情的努尔哈赤,后来因为激情四射的对上了眼,就把野猪皮给放了。
如果不是因为顾忌着对方是个大英雄,老将军的话,李如楠都想带兵去找邓子龙算账了,他这边千辛万苦的要除掉这个祸害华夏江山的通古斯酋长,可邓子龙却仅仅因为努尔哈赤演戏很精彩,就把这个民族大敌给放了。
此时海面上打得热闹,李如楠派人去侦查了一下,基本上可以确定邓子龙的这次偷袭失败了。
原来正打着呢,潮汐突然退去,明朝水军共有战船二十三艘搁浅在海滩上。搁浅的战船随后被日军放火点燃,明军死伤及被俘者甚众,朝鲜水军的正四品武将禹寿也被日军火绳枪击中。
傅成闻言小声道:“大人!要不要出兵牵制一下,否则水军的弟兄们可就~~~~~”
“用得着你说!”李如楠没好气的打断了傅成的话。
虽然恼恨邓子龙放走了野猪皮,可李如楠也下不了那个狠心,真的坐视自己人战死,当即就点齐了人马,朝着顺天城扑了过去。
这黑灯瞎火的,攻城自然是不行的,不过壮一壮声势,朝着城内轰上几炮,为水军撤退争取时间,还是可以的。
果然,李如楠这边一动,原本打算乘胜追击的小西行长也不敢动了,顺天城没有多少火炮,想要对抗明军的大炮,都要靠水军船上的大筒。&l;/br&g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杀明》 最新章节第十八章 罢战,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9/9804/24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