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到水军都退走了,虽然船只损失不小,但好在人员伤亡不大,总归是不幸当中的万幸了。
转天,李如楠还在想着该怎么进攻的事情,却接到了邢玠发来的军令,让他立刻撤军。
“撤军!大人!这个时候撤军,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听到要撤军,傅成第一个就叫嚷了起来,他满脑子都是建功立业,让他撤军,这让他如何接受。
李如楠也不想就这么撤军,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过来,只是打了一天就要撤军,岂不是太憋屈了。
“军令如山倒,却也不是我们能违抗的!”
傅成还是心有不满,道:“大人!不如让末将带着弟兄们再攻一天,倘若事不能成,再撤军可好!?”
李如楠有心答应,可是他很清楚,这个时候他绝对不能这么做,现在不知道有多少眼睛都在盯着他,特别是之前有过过节的杨镐,一旦他违令不尊的话,被杨镐抓住把柄,等到回朝之日,还指不定要怎么搬弄是非呢。
上次没有万历皇帝的圣旨,没有五军都督府的军令擅自出兵,就差点儿热闹了万历皇帝,好在运气不错,得了传国玉玺否则绝对够他喝一壶的了。
“邢大人既然来了军令,我等还是遵照军令形事的好!”
当天,包围顺天城的中朝联军开始撤退,明军此时尚有一万余兵力,比起进攻泗川的邢玠所部来说,李如楠这边的情况要好得多。
水军亦于当天解除了对顺天城的海上封锁而退回古今岛,以此,中朝联军对顺天城的攻略作战以失败而告终。
中朝联军在攻打顺天城失败后,李如楠所部也没有立刻撤回汉城,而是接到了邢玠的命令,改为在顺天附近监视日军,以实现对顺天城的牵制。
虽然此次军事行动,未能取得成功,但是却也看得出来,日军上下对这场战争已经失去了信心,从万历二十年入朝,到现在,日军盘踞朝鲜半岛已有七年之久,在沿海分布三处,战线长达千余里,士兵疲于奔命,供应不足,屡败厌战,士气低落。
日军与明朝军队交战往往举阵惊骇奔散,投降者愈来愈众。是时,日本国内普遍怨恨丰臣秀吉。
最终征战一生的丰臣秀吉因为朝鲜战争的失利,羞愤积郁,终于要去见他信奉的天照大神了。
伏见城内,丰臣秀吉就快要走到他人生的尽头了,此刻在他身边的只有一个石田三成,石田三成的手上捧着的正是当初万历皇帝给丰臣秀吉的圣旨。
“太阁大人!真的要念吗?”
丰臣秀吉强打着精神,点了点头,道:“念!就算是去了天国,我也要记住明国皇帝带给我的屈辱!”
石田三成没办法只能将圣旨展开,一字一句的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当兹盛际,宜讃彜章。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西驰一介之使,欣慕来同。北叩万里之关,肯求内附。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
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于戏!龙贲芝函,袭冠裳于海表,风行卉服,固藩卫于天朝,尔其念臣职之当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无替款诚。祗服纶言,永尊声教。钦哉!
朕恭承天命,君临万邦,岂独又安中华,将薄海内外日月照临之地,罔不乐生而后心始慊也。尔日本平秀吉比称兵于朝鲜,夫朝鲜我天朝二百年恪守职贡之国也,告急于朕,朕是以赫然震怒,出偏师以救之,杀伐用张原非朕意。乃尔丰臣行长遣使藤原如安来,具陈称兵之由,本为乞封天朝,求朝鲜转达,而朝鲜隔越声教,不肯为通。辄尔触冒以烦天兵,既悔过矣。今退还朝鲜王京,恭具表文,仍申前请。经略诸臣前后为尔专奏,而尔众复犯朝鲜之晋州,情属反覆,朕遂报罢尔者,朝鲜国王李昖为尔代请,又奏釜山倭众经年无哗,专俟封使,具见恭诚。
朕故特取藤原如安来京,今文武群臣会集阙庭,议审始末,并订原约三事:自今釜山倭众尽数退回,不敢留住一人;既封之后,不敢别求贡市,以启事端;不敢再犯朝鲜,以失邻好。披露情实,果尔恭诚,朕是以推心不疑,嘉与为善。
口敕原差游击沈惟敬前去釜山宣谕,尔众尽数归国,特遣后军都督府佥书署都督佥事李宗诚为正使,五军营右副将左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杨方亨为副使,持节赉诰封尔平秀吉为日本国王,赐以金印,加以冠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杀明》 最新章节第十八章 罢战,网址:https://www.kkxs8.org/html/9/9804/240_3.html